根据我国《担保法》第12条的规定,当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时,保证人应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没有约定保证份额,保证人则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的规定,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向债务人不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其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如果没有约定,应平均分担。
在本案中,你与李某未约定保证份额,属于连带共同保证。因此,债权人张某有权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你俩任何一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而你承担全部保证责任后,就有权在诉讼时效内向李某行使追偿权,要求他清偿一半的份额。
虽然《担保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下,保证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然而,在连带共同保证中,由于保证人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所以债权人向共同保证人中的任何一人主张权利,都是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行为,其效力自然及于所有的保证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向其他保证人行使追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37号)的明确指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一人或数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要求其他保证人清偿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在保证期间内向未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主张过保证责任的影响。
因此,李某的说法并不成立,你有权向他行使追偿权。
关于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合同中担保责任范围的两种观点及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担保人应对所有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包括贷款本金、利息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而第二种观点则根据合同约定,认为担保人仅在最高限额内承担责任。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担保人应在最高限额33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债务转移中保证人的责任问题。当债权既有保证人的保证担保又有物权担保时,保证人对除物权担保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在主债务未受清偿时,优先实现物权担保来满足债权。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会导致保证人在相应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通过案例分析了这一过程的具体运作。
共同保证的成立方式和特征。共同保证可以通过约定保证和法定保证产生,主要通过合同方式产生。对于是否多个保证合同构成共同保证,存在不同观点。德国法认为只有对同一债务的同一部分进行保证才构成共同保证,是狭义理解;而英国法认为基于同一或不同保证合同按份承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