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时间:2025-07-0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5235

第一条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以下统称经营者),必须遵守本条例。经营者以外的组织和个人从事与市场竞争有关的活动,也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不正当竞争的定义

本条例所称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四条 监督检查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条 市场管理和监督

市和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管理,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司法、公安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保障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

第六条 社会监督和奖励

本市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对检举、揭发属实和协助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功的,监督检查部门应给予奖励并为其保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支持、包庇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 假冒注册商标

经营者不得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一)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三)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第八条 混淆知名商品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前款所称的知名商品,是指在相关大众中有一定声誉的商品。

第九条 误导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及代表其名称或者姓名的文字、图形、代号,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第十条 虚假表示商品质量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伪造或者冒用等手段,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一)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二) 使用被取消的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
(三) 使用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与实际所获认证标志或者名优标志不符;
(四) 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许可证标记、编号或者监制单位;
(五) 伪造厂名、厂址、产地(含农副产品的生长地或者养殖地);
(六) 伪造商品规格、等级、成分及含量;
(七) 伪造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等;
(八) 伪造、擅自制造认证标志、名优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认证标志、名优标志;
(九)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依法应当标明的内容而未标明。

第十一条 虚假宣传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自己的商业信誉或者在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价格、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前款所称的其他方法,是指下列行为: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总则

    成都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并鼓励社会监督。同时,详细列举了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混淆知名商品、误导企业名称或姓名以及虚假表示商品质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引论

    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是该部门法的灵魂,目前关于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有多种观点。然而,有些原则如诚实信用原则、自治(自愿)原则等可能不适合作为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市场规制法应该确立基本原则,以弥补市场规制法律规范和条文的缺陷

  •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旨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章详细阐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并明确了经营者必须遵守的义务。同时,也强调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

  • 虚假宣传行为的定义和违法性

    虚假宣传行为的定义、违法性、广告内容的类型以及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指经营者发布与实际内容不符的虚假信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属于不正当竞争。广告内容类型包括商品特征、原料、来源、价格及企业情况等。虚假宣传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停止行为、

  •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传销诈骗案量刑多少
  • 商家虚假宣传,不让退款怎么办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