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滥用受到知识产权法自身规范、民法基本原则和反垄断法的限制。然而,这些规范和原则并不能解决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全部矛盾,也不能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对法律的全部要求。因此,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对于规制知识产权滥用具有重要意义。《反垄断法》作为保护自由竞争为基本使命的法律,可以通过调整手段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禁止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制度是《反垄断法》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反垄断法的本质和特点之一。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更容易从事违法行为,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特别的监督和控制。《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在我国属于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因此,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组成我国的经济宪法,将有助于完善我国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的法律体系。
根据《TRIPS协议》的规定,各国有权在其国内法中详细载明可能对市场竞争具有不利影响的知识产权滥用的专利权使用做法和条件,并可采取适当措施阻止或控制此类行为。这些规定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反对和禁止限制、妨碍正当竞争的垄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在反垄断的视野下对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有助于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国际条约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差距。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问题,包括在法律中市场份额对经营者市场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的规定。市场份额的推定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同时允许经营者通过事实进行反证。如果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能证明自身不具有支配地位,则不应认定
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责划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包括国家工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商务部,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享有反垄断行政执法权,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根据需要授权相应机构进行反垄断执法工作。此外,
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修正)的发布
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文章强调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片面宣传、冒充他人名义销售、虚假表示、限制竞争行为等。同时,鼓励社会监督,保护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举报。此外,文章还强调加强市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