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违约责任条款有哪些
时间:2023-09-2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目前中国保险业还不够规范,保险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现状,为了防止保险违约和保险欺诈,提高保险当事人自主履约的自觉性,规范保险业市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那么保险违约责任条款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保险违约责任条款的分类
投保人、被保险人违约
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违约行为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不按约定的期限交付保险费。
- 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隐瞒重要事实。
- 财产保险标的中的房屋、车辆发生所有权转让而不通知保险人。
- 不积极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 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被保险人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通知保险人。
- 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未尽责尽力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
- 保险事故由第三者疏忽过失责任造成时,被保险人未妥善保护代位求偿权,或私自放弃代位求偿权,或不积极配合保险人代位求偿,以致影响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利的顺利行使。
- 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没有依照合同约定及时向保险人提供有关确认保险事故性质、原因以及损失程度的证明资料。
保险人违约
保险人的违约行为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不按约定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 保险人不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尤其是责任免除条款未向投保人明确说明。
- 不按合同约定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
- 在保险有效期间,未经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擅自批单变更合同内容。
- 保险事故发生后,不履行合同约定责任范围内的保险赔付,不及时核损支付赔款。
责任承担
当发生保险违约行为时,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 保险合同效力中止
- 保险合同自始无效
- 解除保险合同
- 保险合同自动失效
- 增加保险费
- 比例扣减保险金额
- 不承担赔偿责任
- 相应扣减保险赔偿金
违约原因
保险违约行为可能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故意违约
有些投保人、被保险人可能将保险视为单纯的获利手段,故意隐瞒实情或夸大损失程度,以谋取更多的赔款。
无意违约
由于中国公民对保险合同的约束力和严肃性认识不够,可能会因为无意行为导致保险合同无效,例如未通知保险公司的财产转让或私自与第三者洽谈赔偿事宜。
私利违约
保险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有些保险从业人员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违规操作,导致保险事故发生后不履行责任,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保险标的所有权转移与合同变更
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问题,重点关注保险标的所有权转移与合同变更的关系。文章指出保险合同主体变更需经保险人同意并办理批改手续,同时保险合同遵循诚信原则,当事人需如实告知并相互诚实慎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合同才有效。
-
人身保险的主体范围和保险金额确定方式
人身保险的主体范围以及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人身保险对象为自然人,法人不可作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以投保金额为基础,结合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人身保险期限较长,计算保费需考虑利率走势。长期人寿保险具有储蓄性质,涉及提存责任准备金和投资收益。代位求偿权仅在财产
-
交通事故后起诉保险公司是否必要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
财产保险合同是否能够解除
《保险法》中财产保险合同解除的五种情况。包括投保人隐瞒事实、谎报保险事故、未履行对保险标的安全责任、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以及投保人申报年龄不真实等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投保人必须尽到应有的义务,否则可能因保险人解除合同而受损。同时,文章还涉及保险
-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
保险违约责任条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