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构成 > 信托财产 > 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谁

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谁

时间:2024-10-28 浏览:8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3671
信托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财产形态,使我国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由于我国信托法规定,委托人在设立信托时只是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因此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谁所有,成了信托活动中的焦点问题。因为信托设立后,直接涉及到以谁的名义持有信托财产的问题,如在银行开户、购买股票等,都需要明确所有权人。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www.trustlaws.net已对本文重新编辑)

我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问题的规定及争议

第一种意见: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受托人

根据我国《信托法》第三章的规定,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一种观点认为,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受托人成为新的所有权人。这是信托与委托、捐赠等其他制度的本质区别之一。

第二种意见: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仍属于委托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仍归属于委托人。这是出于对委托人可能利用信托制度规避法律法规的担忧,以保护委托人的债权人利益。

第三种意见:信托财产所有权转移,但新所有权人非受托人

第三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似,认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但新的所有权人并非受托人。信托财产在信托成立后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外,处于待定状态,只有在条件成熟后才能确定其所有权人。

学术界对信托财产所有权的争论

物权说

一种观点认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受益人。

双重所有权说

另一种观点认为,受托人是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人,委托人或受益人是信托财产的实际所有人。

债权说

有观点认为,只有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受益人享有的是债权。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说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托财产归受托人所有是有条件的。在条件成熟前,所有权归受托人;条件成熟后,所有权归委托人或受益人。

笔者的观点

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了体现信托的制度优势,严格区分信托与委托代理和捐赠等制度的区别,方便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并与第三人发生交易关系,笔者认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应作如下安排:

1. 信托有效设立后,信托财产从委托人的其他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运作的财产,仅服务于信托目的。委托人丧失对该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该信托财产不再属于其自有资产。

2. 受托人取得该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但并不能享受这一所有权所带来的信托收益。

3. 受益人取得信托收益的请求权,即信托受益权。维持这种状况的条件是信托存续。

4. 信托终止后,受托人不再是信托财产的所有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于委托人、受益人或信托文件规定的人。

以上安排旨在确保信托制度的有效运作,同时保护各方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拍卖房屋过户的法律程序

    拍卖房屋过户的法律程序。文章介绍了动产拍卖和不动产拍卖的过户流程,包括所需材料和手续。动产拍卖成交后所有权自动转移给买受人,不动产和其他财产权的拍卖成交后所有权在裁定送达买受人时起转移。买受人需携带相关材料到房产局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主要差异在于当事人数量、财产所有权变化、成立条件、财产控制程度、权限和期限稳定性等方面。信托涉及多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转移,受托人享有广泛权限和充分自由;而委托代理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不转移,受托人权限较狭小并需接受委托

  • 婚前房产未公证是否能变为共有财产?

    婚前房产未公证是否能变为共有财产的问题。文章指出,只要婚前财产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是婚前所得,即使未公证,仍然属于个人婚前财产,不会变成共同财产。此外,文章还列出了需要办理公证的几类情况,包括继承房产、遗嘱处分房产、赠与房产以及有关房产所有权转移的涉外和

  • 虚假出资的法律定义和行为特征

    虚假出资的法律定义和行为特征。虚假出资是公司与股东间的一种违法行为,涉及未实际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所有权,骗取公司登记。单位虚假出资指单位股东未支付对价取得股权。虚假出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若造成公司或债权人损失则犯罪成立。虚假出资的认定包括未

  • 赠与的目的性和法律规定
  • 车牌怎么过户给别人?
  • 房产赠与没有过户能算遗产吗
信托构成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