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 > 强迫交易罪法条

强迫交易罪法条

时间:2024-04-3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256
众所周知,强迫交易罪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行为人构成强迫交易罪的是要受到法律的处罚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强迫交易罪法条有哪些呢?强迫交易罪立案标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上述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强迫交易罪法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一个人以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购买或出售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话,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强迫交易罪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修正案(第八)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且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

一、强买强卖商品

指行为人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购买或出售商品。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

指行为人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

指行为人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资产

指行为人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转让或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资产。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指行为人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根据上述规定,构成强迫交易罪必须满足“情节严重”的标准。

强迫交易罪的行为要素

根据刑法规定,强迫交易罪的行为要素包括暴力和威胁。

暴力

指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打击或强制,使其不得不购买行为人的商品或将其商品出售给行为人。

威胁

指行为人以立即实施暴力侵害相威胁,或以其他方式进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出于恐惧而被迫购买行为人的商品或将其商品出售给行为人。

此外,所谓“情节严重”包括多次强迫交易、强迫交易数额巨大、以强迫交易手段推销伪劣商品、造成恶劣影响、造成被强迫人人身伤害、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

对于强迫交易罪立案标准中的第二种情形,即“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应当予以立案追究。这里的“暴力”指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打击或强制,使其不得不向行为人提供服务或接受行为人的服务。而“威胁”指行为人以立即实施暴力侵害相威胁,或以其他方式进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出于恐惧而不得不向行为人提供服务或接受行为人的服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经营者不得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基本权利,包括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等。但自主选择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的九项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等。这些权利涵盖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各项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真实情况了解、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公平交易、获取赔偿、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以及受尊重权等

  •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法律条款,商家进行强迫交易可能会承担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强迫交易行为包括滥用独占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利用特殊交易方式进行强迫交易等。情节较轻可能会被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

  • 一、通过恐吓业主承揽工程

    李某等四人以装修公司名义与物业服务中心签订协议后,通过言语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行向业主和装潢公司施工人员销售材料并承揽业务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认为应定强迫交易罪,因为其行为破坏了市场交易中的自愿、公平原则,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且强迫交易次数多、

  • 学校强制消费的处理途径
  •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 强买强买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