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医疗广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医生在主要媒体频频露面。医疗骗子在电线杆上刷广告很难获得患者信任,也成不了气候,大骗子一般都会找有影响力的媒体发布广告或做健康节目。由于人们认为大媒体会严格把关不会发布虚假信息,便毫无戒备地钻进了骗子设下的圈套。不管是什么媒体,只要发现一种广告(包括软文)铺天盖地,不断出现,十有八九就是骗局。
过度吹捧医生。把医生吹捧得神乎其神,各种头衔、荣誉让人眼花缭乱,这就要怀疑其虚假成分了。《法制晚报》对魏*西的主治医生李*亮调查发现,众媒体吹捧的这位“抗癌卫士”绝大多数信息虚假,李*亮有一个头衔是“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协会的副会长”,而中国压根就没有这个协会!他的所谓“论文”经查证作者均无他的名字。央视播放的《肿瘤绿色疗法,生物细胞免疫治疗》里的王*涛称曾在海军总医院检验科工作,《新闻极客》到该检验科查询得到的答复是“没有一个叫王*涛的人在这里工作过”。
用洋名或称与外国合作。不少医疗骗子给医院或医疗技术冠以洋名,并谎称与外国机构合作,以让患者相信自己的医疗技术含有外国成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武警二院在宣传“生物免疫治疗”时称“与斯坦福大学合作”,《京华时报》向斯坦福大学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斯坦福大学方面并未与中国医院有过合作,与魏*西事件更无关联”。
用名人站台。为取得公众的信任,骗子医院会重金聘用名人为其站台,有演艺和体育明星,也有退休高官。当你发现一家医院与什么明星或高官有瓜葛,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骗局。
传销式的推广。骗子医院类似传销那样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甚至举办大型音乐会造势,邀请知名电视主持人主持活动,给人这家医院很有实力的感觉。
满嘴打包票。很多疾病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拿癌症来说,早期发现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晚期发现介入治疗不但不能延长患者的存活期,反而会缩短寿命。骗子医院对绝症患者“来者不拒”,因为他们知道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很多家庭宁肯倾家荡产举债也要治病。这些医疗骗子治病是假,骗钱是真,正如《新京报》报道的那样,武警二院皮肤科一个医生一个月从患者钱包里掏出来269万元,个人提成23万元。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常务副会长赵-淳在《生命时报》撰文也称“莆田系,初心是钱不是善”。
虚假医疗广告就是谋财害命,虽然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的媒体和监管部门对此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但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学会如何识别虚假医疗广告,避免上当受骗,要像《法制晚报》报道的那样:“莆田系大本营的邻镇居民,看病遇到莆田系医院绕着走。”
消费者可以选择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向工商部门举报、向媒体求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多种途径。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当旅游者因拒绝购物活动或额外付费项目被增收费用时,可要求旅游经营者返还。法律依据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受到法律保护。旅游经营者差异收费会影响旅游者的权益,导致不公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包括使用虚假证明材料欺骗他人签订合同、虚构购销产品等名目诱骗他人并立即逃跑、利用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机关单位诈骗、使用虚假票据等作为担保诱骗对方签订合同以及先履行小额合同骗取大额钱财等连环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达到
一起商品房销售虚假广告的案例,其中开发商在广告中夸大宣传了商品房的环境设施,购房者入住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不符而提起诉讼。开发商以广告非邀约、未对售房内容作出约定及未写入合同为由进行辩护。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虚假广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包括商品房环境的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