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公平交易权 > 办年卡后老板“跑路” 消费者怎么维权

办年卡后老板“跑路” 消费者怎么维权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343
办年卡、交年费等收取预收费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相关的经营者“跑路”现象又频频发生,近日经营不到一年的健身会所,突然传出老板“跑路”消息,这样的情况消费者怎么维权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办年卡后老板“跑路”消费者怎么维权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事件经过】

经营不到一年的冠壹国际健身会所,突然传出老板“跑路”消息。会员张小姐介绍,她办了年卡,2000多元两年,还办了20多节私教课程,一节300元,共计近9000元。“涉及金额或过百万。”张小姐说。当天下午,记者尝试拨打该健身中心老板杜先生电话了解情况,但无人接听。

【法律解读】

仅仅本月以来,已经发生多起老板“跑路”事件。如果消费者自己不能保护自己,自己在缺乏任何保证的情况下把钱轻率交给经营者,一旦发生“跑路”情况,法律上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即使经营者的行为构成诈骗犯罪,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把收取的会费早就花光了,又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那又能怎样?

很明显,会员作为消费者,为了享受某种优惠一次性预付经营者半年、一年或两年的服务费用,然后按照约定进行服务消费,性质上是支付预付款。然而,无论《民法通则》、《合同法》还是其他法律,都只有定金的规定,而没有关于预付款的规定,唯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显然,该条款只是关于经营者在不“跑路”情况下的违约责任规定,不是防范收款后“跑路”、“失联”的。既然缺乏有效防范,就难免使得交付预付款特别是一次性预付大笔、长期服务费的行为充满风险,经营者收款后能否履约而不是“跑路”、坑骗消费者,缺乏基本保证。这显然需要经营者提供相关担保。而且,在消费者已经履行义务、把将来的服务费用提前交付的情况下,经营者为显示诚实、将如约履行义务,也应当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不能光口头上信誓旦旦。当然,至于是直接向消费者担保,还是向相关部门交纳保证金,或者通过第三方建立一个支付平台、预付款存在那里按月打给经营者,以及其他更合适方式,可以具体探讨。

此外,从事物性质上讲,消费者向经营者支付服务费,是享受其服务的对价,应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经营者提供服务并对服务满意后支付。即使“卖票”、“凭票入场”的话,也只应支付当场的。经营者向消费者提前收取长时段的服务费,缺乏正当性。纵然作为提供优惠的对价,也不是非要一次性预付的。毕竟,优惠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经常光顾、对连续需求其服务达到一定时间或次数者的优惠,应当在满足消费条件下即给予优惠,而不是必须把预付多少费用作为优惠依据,否则就变相成了融资。

无论如何,一方提供服务,另一方付款消费,作为一种合同行为应当建立在双方权利义务相平衡基础上,不应让权利义务发生不合理的倾斜,使一方处在另一方控制之下却对对方没有任何控制能力。如果经营者不能提供合适的担保,消费者就必须在支付手段等自己能加以控制的方面对其拥有制约措施,不能一味按其要求把费用付出后坐以待毙。所以,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必须对预付款支付时间有所限制,应较为稳妥地把预付款支付时间限制在一个月或两个月之内,防止一旦发生经营者“跑路”情形,消费者损失不会太大。甚至鉴于“跑路”没有多少好处反而有被刑事处罚的风险,很可能得不偿失,使得经营者打消收取预付款后“跑路”念头。

总之,办年卡、交年费等收取预收费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相关的经营者“跑路”现象又频频发生,使得消费者权益没有任何保障,法律应当适时对这种现象进行规范了。况且,《合同法》颁布已经17年,已暴露出一些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情形,也应当进行修改完善了。

相关标签: 消费者如何维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

    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强加付费项目的法律处理方式。当旅游者因拒绝购物活动或额外付费项目被增收费用时,可要求旅游经营者返还。法律依据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受到法律保护。旅游经营者差异收费会影响旅游者的权益,导致不公

  • 网上购物付款了东西如果没有了应该怎么办

    网上购物付款后东西消失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建议消费者先与卖家联系并申请退款,了解支付流程和保障功能。若卖家不配合,可考虑起诉。另外,文章也介绍了消费者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包括提起诉讼的法定条件和计算消费者的诉讼时效。

  • 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了解投诉渠道

    “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即“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的相关内容。该电话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立的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电话号码,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得到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文章详细介绍了拨打方法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提醒消费者在维权时根据

  • 销售假冒品牌的法律处罚

    销售假冒品牌产品的法律处罚和消费者维权方法。销售假冒品牌产品违法,相关部门可对其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情节严重将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后可通过保留证据、与商家协商、要求退货和赔款等方式维权。

  •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
  • 盗版是否侵犯公平交易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