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 > 生活中什么人才叫消费者

生活中什么人才叫消费者

时间:2024-09-18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438
社会进步也带来了行业的发展,使我们生活更加便捷。消费也越来越多。关于什么是消费者?关于消费者的定义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吧。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

什么是消费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的含糊定义,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消费需求而购买、使用或接受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对于消费者的概念,目前存在不同的解释。然而,一些一致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

1. 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区别

消费者与经营者是不同的主体,消费者是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而经营者是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应者。

2. 消费的定义

消费是指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

3. 消费的目的

消费的目的是满足生活需求,而不包括生产等其他需求。

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以下基本权益:

1. 人身和财产安全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不受到人身和财产的损害。

2. 知情权

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3. 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购买的商品或服务。

4. 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有权在交易中享受公平对待,不受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的伤害。

5. 赔偿权

当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而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时,有权依法获得赔偿。

6. 维权团体权利

消费者有权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7. 知情权

消费者有权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

8. 人格尊严和文化习惯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享受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9. 监督权

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进行监督。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也强调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及解除租房合同的条件

    疫情下合同履行的问题,特别是租房合同的解除条件。如果只是暂时影响合同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目的,不能解除租房合同。只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如因疫情导致无法使用期限超过租期的大比例时间或超过租期,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

  •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

    消费者投诉的应诉受理情况。其中规定了应受理的投诉类型,包括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和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权益受损等投诉。同时,也明确了不予受理的投诉情形,如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纠纷、商品超过保修期和合格证期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酌情处理的情形,

  • 债权债务未结清合同的解除问题

    债权债务未结清情况下合同解除与转让的相关问题。在债权债务未结清时,合同不能解除,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权利义务终止,已履行的可根据情况要求恢复、补救并赔偿。债权的转让需遵守法律规定,通知债务人才有效;债务的转让需经债权人同意。

  • 上市公司对亏损企业的收购

    上市公司收购亏损企业的现象及策略意义。收购可以通过获取不良资产进行,但溢价不能过高。国际企业收购有助于实现对外发展战略,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获取关键技术和人才等,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利润水平。但同时需要注意溢价的合理性,确保收购的可行性和

  • 消费者的知情权
  • 只有明知是犯罪的人才能构成窝藏罪吗?
  • 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及表现形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