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 > 消费者能否要求三倍赔偿

消费者能否要求三倍赔偿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497
对于商家的欺诈行为,我国法律有惩罚性的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那么消费者能否要求三倍赔偿,关于商品功能存在缺失赔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江苏律师整理了关于商品功能存在缺失赔偿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案情简介:商品功能存在缺失,消费者能否要求三倍赔偿

2015年3月23日,段某在某数码公司所经营的淘宝网天猫店铺购买四核华擎Q1900/4G组装机台式电脑主机游戏DIY电脑整机一台,价格999元。该电脑主机网页上商品功能介绍有HDMI接口,段某收到所购买的电脑主机时,发现上面没有HDMI接口。遂与该淘宝店铺进行协商,段某已实际使用该电脑主机,但认为使用功能受到限制。双方意见未能达成一致,发生纠纷,段某将该数码公司诉至法院,要求:1、该数码公司退还购物款999元,并赔偿段某三倍购物款2997元;2、本案诉讼费由该数码公司负担。

法院判决:买房退货,卖方退款

法院认为,被告数码公司经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不影响本院依照查明的事实依法判决,判决如下:一、某数码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退还原告段某货款999元;二、原告段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告某数码公司返还四核华擎Q1900/4G组装机台式电脑主机游戏DIY电脑整机一台,如原告不能返还上述电脑主机,则应按999元的价格折抵被告应退还给原告的货款;三、驳回原告段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律师说法:销售者不存在欺诈故意时,不构成欺诈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本案中,关于被告是否构成该条款所规定的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是被告是否应当承担三倍赔偿的争议关键所在。该条款规定的欺诈行为,构成欺诈行为一方面是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另一方面是必须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案被告宣传的网页显示该款主机有HDMI接口功能,原告收到的电脑主机没有HDMI接口,有不妥之处,但被告销售给原告的主机并非与网页介绍的功能完全不符,从上述情形看,不应认定被告具有欺诈消费者的故意,原告也未能提供被告具有主观故意的相关证据,原告要求三倍货款的赔偿,不应当予以支持。

律师推荐:

闵行律师  邵阳律师   朝阳律师   河西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召回的法律规定

    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相关活动的各方,制造商需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费用。当汽车产品存在缺陷时,需按照主动或指令召回程序要求组织召回。召回制度旨在保护消费者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并维护我国消费者国际经济利益。

  • 案情简介

    梁先生在小米公司官网购买手机后,因遇到手机自动重启、程序丢失等问题认为公司虚假宣传而将其告上法庭的案情。法官认为小米公司的广告虽然夸大效果但并不构成民事欺诈,实际交付的手机与广告宣传的配置一致,只是广告描述过于夸张。不当的广告宣传并不等同于欺诈行为,

  •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本文探讨的是我国法律对于售卖三无产品的规定及法院判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售卖三无产品的经营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判决。三无产品缺乏必要信息,如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等,被视为不合格产品,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同时,《产品质量法》对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的问题。当消费者遭遇网购欺诈时,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7日内无理由退货,并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所投诉。商家如果存在欺诈行为,需要进行3倍赔偿。文章还举了两个网购欺诈的案例,并详细说明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形式:虚

  • 花了3000多英镑买了一部手机后,消费者能做些什么
  • 买到变质发霉食品怎么赔
  • 超市卖假货几倍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