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的权利,是获得其他权利的重要保障。所谓消费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
①有关消费态度的知识,这有利于消费者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②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知识,这有利于消费者根据有关知识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接受到使自己满意的服务;
③有关市场的基本知识,这有利于消费者在纷繁的市场信息面前,指导自己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指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以及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时的解决途径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比较充分、合理的保障。
同时,法律还要求消费者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努力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正确地使用商品或接受可靠的服务。消费者通过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尽可能大的保护。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惯例明确提出了我国消费者的九项权利,即:
(1)安全权,消费者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被侵犯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选择权,消费者享有选择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5)求偿权,消费者在受到人身损害时,依法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依法享有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受教育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消费者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价、减价和打折商品的法律定义及规定。这些商品属于正品,仅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优惠,不代表商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必须保证商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有退换权利。对于商家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购买特价商品时,消费者应要求经营者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
知道是假货还购买是否受法律保护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消费者购买食品、药品时,如果发生质量问题纠纷并主张权利,人民法院不支持生产者、销售者以消费者明知存在质量问题而购买进行的抗辩。同时,赠品发生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损害,生产者、销售者也不能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