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先涨价后打折是否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先涨价后打折是否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时间:2024-01-24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013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在者促销的时候,会先先涨商品的价格,然后再打折进行促销,这种行为其实是属于没有打折的,打折后的价格和打折前的是一样的,那么先涨价后打折是不是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先涨价后打折行为是否侵犯消费者权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先涨价后打折促销被认定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主要涉及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价格欺诈问题。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六条,经营者在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时,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视为价格欺诈行为:

  1. 标价行为中,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与实际不符,并以此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购买。
  2. 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
  3.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法比较。
  5.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6.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7.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8.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9. 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七条,经营者在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时,采取以下价格手段之一,也将被视为价格欺诈行为:

  1.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即将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2.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作出价格承诺,但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3.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4.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5.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6. 其他价格欺诈手段。

综上所述,先涨价后打折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构成了价格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食品经销单位的承诺

    食品经销单位的承诺,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取得合法许可证、雇佣具备健康证明的专业人员、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经营场所符合要求、建立定期查验及退市制度、提供销售凭证履行退换货义务、真实的食品广告以及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

  • 进出口经营者变更备案登记手续

    进出口经营者变更备案登记手续的相关内容。对于超出核准范围的进出口经营者、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发生变更以及《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上填写事项发生变化或遗失的情况,文章详细介绍了前往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变更后,对外贸易经营者需在30日

  • 上海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办理规定

    上海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的办理规定。规定了备案登记的程序、办理步骤、备案登记手续的时间和联系电话等。企业和个人需按要求填写信息表并提交相关材料,上海市外经贸委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登记手续并颁发登记表。企业也可通过国家商务部网站下载备案登记

  •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当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时,消费者有权索赔。法律规定,如因虚假宣传受损,消费者可要求赔偿。经营者如存在欺诈行为,需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对于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宣传,相关责任主体需承担连带

  • 法院是否需要公告受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 打折商品与质量三包:是否合理合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