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常以免费体验和高额折扣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接受的服务往往与宣传不符。商家常使用“会员卡”上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或含有限制消费者权利和对商家免责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合同,以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后应承担的责任。
一些消费卡的使用条款存在限制消费者权利、故意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痕迹。当消费者要求退卡时,商家却声称“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甚至有些商家在预消费卡中注明遗失不补。这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霸王条款。
当经营者更换时,商家以此为由拒绝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者经营者停业、弃业,导致会员卡变得毫无价值,消费者的损失难以追回。消费者对商家的经济状况并不了解,在经营者破产、倒闭等情况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甚至可能面临不法经营者借机诈骗、携款外逃等风险。
在预付费消费领域中,一些商家要求登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虽然这些商家有经营与审查身份的需要,但个人信息作为消费者最基本的隐私,经营者有义务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然而近年来,消费者个人信息外泄问题日益严重,经营者为了获取利益不择手段地利用或擅自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现象普遍存在。
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采用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需提请对方注意并说明。若格式条款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该条款无效。在解释格式条款
我国法律对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格式条款会被视为无效。当存在多种解释时,解释应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无效情形包括: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违反《合同法》相关规定的格式条款,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
我国法律中关于格式合同的履行监督责任和格式条款的订立规则。当事人应监督格式合同的履行,违反合同约定需承担违约责任。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方需遵循公平原则,以合理方式提醒对方注意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要求对条款进行说明。同时,对格式条款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保障措施,包括新《消法》在网络购物中的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方面的规定,预收款方式消费的新规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专门规定的细化,对格式条款等的规定,以及日常生活服务中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