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诉讼 > 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时间:2024-04-15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276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经营者会推出预付消费款享有折扣优惠的销售策略,消费者在卡中充钱后,在购物时享有一定的折扣,而这种销售策略是存在很多陷阱的,那么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一、服务优惠不兑现

商家常以免费体验和高额折扣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接受的服务往往与宣传不符。商家常使用“会员卡”上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或含有限制消费者权利和对商家免责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合同,以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后应承担的责任。

二、消费卡使用条款欠公平、合理

一些消费卡的使用条款存在限制消费者权利、故意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痕迹。当消费者要求退卡时,商家却声称“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甚至有些商家在预消费卡中注明遗失不补。这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霸王条款。

三、企业解散、倒闭、转让后无法享受优惠

当经营者更换时,商家以此为由拒绝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者经营者停业、弃业,导致会员卡变得毫无价值,消费者的损失难以追回。消费者对商家的经济状况并不了解,在经营者破产、倒闭等情况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甚至可能面临不法经营者借机诈骗、携款外逃等风险。

四、消费者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在预付费消费领域中,一些商家要求登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虽然这些商家有经营与审查身份的需要,但个人信息作为消费者最基本的隐私,经营者有义务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然而近年来,消费者个人信息外泄问题日益严重,经营者为了获取利益不择手段地利用或擅自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现象普遍存在。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

    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采用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需提请对方注意并说明。若格式条款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该条款无效。在解释格式条款

  •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的区别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之间的区别。格式条款是不能协商的预先制订的条款,可以反复使用以简化谈判和降低交易费用。而示范文本则是参考性的,可以被双方协商修改,不一定为反复使用而制定。关键区别在于条款是否可协商及是否定型化。

  •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合同示范文本格式条款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审查不严格,配套文件也存在不完善情况。具体表现为服务收费标准偏低,编制招标文件服务费用不合理,非全过程招标代理缺乏确定的收费标准,服务收费上下浮动幅度过大。这些问题影响了招标代理合同的执

  •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具体包括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条款、恶意串通损害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加重对方责任排除权利、造成人身损害免责条款无效以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无效格式条款等。

  • 如何辨别格式合同条款
  • 格式条款与合同书的区别
  • 非格式条款的定义和使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