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企业分立、合并的,消费者向谁要求赔偿?
时间:2024-04-10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企业分立和合并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原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可能已经消失、分立成多个独立经营的企业,或者被其他经营者吞并,这使得消费者不知道该向谁请求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果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并且这种损害是由于原企业的分立或合并导致的,消费者可以向承受原企业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企业分立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原企业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并未因其消失而消失或免除,而是转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其他企业承担。在企业分立情况下,如果原企业已经终止,那么成立的若干独立新企业都承担了原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这些企业都应该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企业要求赔偿。如果原企业仍然存在,消费者应向原企业要求赔偿,而新成立的企业承担原企业的权利义务,这些企业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消费者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企业请求损害赔偿。
企业合并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在企业合并情况下,无论是原企业被其他企业吞并,还是原企业与其他企业共同成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后的企业都应承担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法律援助和免费法律咨询
如果消费者需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他们可以通过法律援助咨询或免费的法律咨询热线获取帮助。这些渠道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企业分立和合并情况下的赔偿责任的信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的三倍金额或五百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也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包括延时服务索赔、耽误使用索赔、免费赠品索赔和精神损失索赔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服务延误、产品不合格、赠品欺诈等问题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消费者投诉不受理的几种情况,包括个人私下交易纠纷、商品保修期已过等情形。
-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的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判决,若经营者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商品符合法律要求,一般会裁定经营者败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经营者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同时,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举报,保护自身权益。
-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以及侵犯的客体。主体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主观要件是具有欺诈的故意。客观要件则表现为故意陈述虚假事实或隐瞒事实。侵犯的客体包括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章还结合了一起售楼
-
消费者退换货的法律规定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赔偿责任的规定
-
外出就餐吃到异物得10倍的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