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其它消费争议 > 新车变二手车,消费者如何索赔

新车变二手车,消费者如何索赔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458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们国家汽车的数量已经高达了几亿辆,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主要生活用品之一。那么新车变二手车,消费者如何索赔呢?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新车变二手车,消费者如何索赔

【案情简介】

2014年5月7日,济宁市民刘-潇在位于济宁市高新区的一家汽车4S店购买了一辆家用轿车,双方签订《汽车买卖合同》,当天付款、当天交车。就在刘-潇提车40多天时,该车意外被一辆电动三轮车剐蹭。维修车辆时,刘-潇被告知这辆“新车”竟然“补过漆”。随后,刘-潇带着疑问找到4S店销售人员反复交涉,该店一名经理最终承认这辆车“的确经过二次喷漆处理”,但对于二次喷漆是在哪个环节发生的表示“不清楚”,并有意将责任推给汽车厂家,甚至质疑是刘-潇“补了漆”。由于双方始终没达成一致意见,同年7月,刘-潇将4S店告上法庭。案件还没审理,刘-潇又遇到了生气的事。按合同约定,新车售出6个月内可以享受免费首保。11月3日,她把车开到省城济南的同类型号汽车4S店进行“首保”,工作人员却说这辆车已过了“首保期”。明明是5月7日买的新车,可这家4S店的系统中却显示销售日期是1月28日,车主也另有他人,联系方式也不是自己的。刘-潇根据4S店记载车主王某的联系方式,拨通电话,对方答复,这车的确在1月28日卖给过他,后来因为小毛病太多给退了。这下刘-潇全明白了,自己买的“新车”居然是一辆二手车,4S店却一直隐瞒真相。

【法院判决】

山东省济宁市中级法院对备受关注的汽车4S店销售欺诈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告刘-潇(化名)将车退回,被告4S店将购车款12.8万元退还给刘-潇,同时赔偿38.4万元。

【法律解读】

汽车4S店在销售车辆时,隐瞒曾经销售的事实,构成销售欺诈,应对消费者承担欺诈赔偿义务。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等耐用商品,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在汽车销售活动中,经销商并不存在恶意欺诈,很多时候其本身也不知情,但因举证不能而承担消费欺诈赔偿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产品责任诉讼的证据要求

    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责任诉讼时所需满足的证据要求,包括证明产品存在缺陷、损害由产品缺陷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消费维权的五种途径,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消费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天津市各区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联系地址。文章列出了天津市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对应的联系地址,以便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此外,还提供了其他相关投诉电话,如环境保护投诉热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商品质量投诉热线等。

  • 海外代购如何签署协议与保存证据

    消费者应尽量通过电子邮件等书面方式与代购方签订协议,协议中应注明交易商品的名称、规格、等级、交易时间、付款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的重要事项。对于代购方而言,应提供给消费者相关购物凭证、收银单据及出售商家的联系方式,代购方也应自觉保留购物凭证、邮寄凭证,以防

  • 虚假宣传会导致合同无效吗

    合同如果是因虚假宣传签订的,虚假宣传存在欺骗的行为,误导了合同签订者,所以合同是无效的。(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

  • 美容卡未写不退钱但收据写不退可以退钱吗
  • 旅行社的相关案件
  • 隐瞒协议算欺诈消费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