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 > 新《食品安全法》释义「第二条」

新《食品安全法》释义「第二条」

时间:2025-01-08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72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日常饮食也多元化发展,但食品安全一直也是人民关心的,人民会关心食材是否新鲜,是否有添加剂。新《食品安全法》对本法的第二条做出了释义是怎样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知识,希望您有兴趣阅读。

《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的规定,以下活动应当遵守该法律: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

食品生产和加工是指通过特定的生产加工程序,将食品原料转化为可直接食用的新产品。这包括肉制品加工、调味品加工、水果制品加工、酒类加工、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糖果制品加工、饮料加工、水产品加工、禽蛋制品加工、面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米制品加工、薯制品加工、蔬菜制品加工等。

二、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

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是指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餐饮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三、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四、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食品的贮存和运输是指将食品储存和运输到销售地点的过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五、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法适用于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活动。

关于食用农产品的法律适用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用农产品是指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如蔬菜、瓜果、未经加工的肉类等。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

然而,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为了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源头管理,食品安全法还增加了对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进行规范的条款,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这些规定,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应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同时,食品安全法对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以适应执法实践的需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食品安全法第96条关于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返还价款并获得十倍赔偿。为了认定销售者是否具有“明知”的主观过错,需要考虑销售者是否履行了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过程中的注意义务。此规定体现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严厉

  • 伪劣商品的识别方法

    识别伪劣商品的几种方法。首先通过商标标志识别,了解商标知识可轻松识别冒牌商品。其次,观察外观质量,伪劣商品往往工艺质量低劣。另外,一些商品具有特有标记也可用于识别。消费者应注意出售者的警惕性,对经销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严厉处罚。

  • 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

    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问题。《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了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销售者需承担的责任和赔偿标准。文章重点阐述了如何认定销售者的“明知”主观过错行为,包括不作为过错和作为过错两个方面,并列举了相应的具体表现。此外,还提及

  • 防伪技术在商品识别和防止假冒伪劣方面的应用

    防伪技术在商品识别和防止假冒伪劣方面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多种防伪技术,包括反应式SK温控防伪标志、荧光型防伪标记、隐形技术防伪标记、激光全息防伪标记以及光敏、温敏双重防伪标记等。这些防伪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有效地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保护消

  •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的影响
  • 恶意赔偿请求的合理范围及处理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