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认证 >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怎样的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怎样的

时间:2023-09-24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822
我国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分为哪两种呢?产品质量管理方法是怎样的?产品质量法法律责任有哪些?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怎样的?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的了解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法律基础

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基于《产品质量法》、《商检法》和《标准化法》建立的。根据这些法律,指定的认证机构负责特定产品的认证业务,并向获证产品颁发CCC认证证书。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对列入《目录》内的产品进行行政执法监督,确保未获得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本行政区域内。

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医疗器械产品

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包括以下7种产品:

  • 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
  • 血液透析装置
  • 空心纤维透析器
  • 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道
  • 心电图机
  •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 人工心肺机

乳胶制品

乳胶制品目录包括以下1种产品:

  • 橡胶避孕套

可免于办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范围

以下产品可以免于办理强制性认证:

  1. 为科研、测试需要进口和生产的产品
  2. 以整机全数出口为目的而用进料或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零部件

我国强制性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强制性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1. 根据外贸合同,专供出口的产品(不包括该产品有部分返销国内或内销的)
  2. 为考核技术引进生产线需要进口的零部件
  3. 直接为最终用户维修目的而进口和生产的产品
  4. 为已停止生产的产品提供的维修零部件
  5. 其他特殊情况的产品

对于符合第2、3项的产品,企业可以到各直属局或国家认监委办理;符合其他各项的产品,需要到国家认监委办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及分类

    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和分类。一般产品以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认证依据,如有需要可制定补充技术要求。名、特、优产品则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依据。加入国际认证组织的认证机构应以国际认证组织公布的标准为依据。根据与国外认证机构签订

  • 一、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

    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的相关内容。技术法规涉及产品特性和相关工艺、生产方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主要关注国家安全、产品安全等。技术标准则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影响国际贸易。合格评定程序用于确定产品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要求,包

  • 产品质量认证的种类

    产品质量认证的定义和种类。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其中安全认证属于强制认证,旨在验证产品保障人身安全和环保性能;合格认证则属于自愿认证,是对商品全部性能的综合质量认证。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认证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

  • 售销无3c认证电器如何处罚

    依据《产品质量法》会处于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CCC认证制度是我国的一个强制性法律法规,企业生产了3C认证产品目录内的产品而没有办3C认证,那么地方质

  • 案发后召回违法所得是什么意思
  • 强制医疗器械认定
  • 中国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涉安全等产品须强制性认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