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北区初级农产品生产概况
受种养殖习惯的影响,全区农产品生产较为发达:全年粮食生产的考核面积为10万亩;蔬菜种植近2万亩;水果、茶叶、竹笋等种植达到3万多亩;淡水渔业养殖有1.2万亩;全区现有畜禽养殖户700多家,年产家禽300多万羽、生猪6.5万头,饲养奶牛近1000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到粮食、蔬菜、瓜果、林特产品、肉禽蛋奶和鱼类等农产品。当前我区食用农产品总体是安全放心的,但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江北区农产品监管工作的现状和成效
(一)重视基础,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质量意识。通过宣传、培训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产品品质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把质量摆到突出的位置,靠质量求生存、谋发展;二是强化安全意识。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抓源头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才能有效地减少药残超标和患有动物疫病的畜产品的上市。三是强化科技意识。通过设施栽培、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生物农药和病虫害综合治理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等的使用。
(二)抓住重点,提高监管质量
重视动物防疫检疫。推行动物免疫登记卡,用于养殖场(户)的防疫、用药的登记,以备检查;发放了《江北区养殖场动物防疫手册》,要求饲养场(户)自觉进行科学的免疫和消毒;落实动物检疫报检制度;严格的菜牛屠宰检疫和畜禽的产地检疫是保障肉禽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配备专人进行的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抓好生产环节的监管。一是规范种、养殖环节的监管。农业部门深入种、养殖场,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二是加强农药、饲料添加剂、兽药、渔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开展农资、饲料、兽药经营店的抽检,发现违法销售和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如钾安磷、瘦肉精等)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三)强化检测检查,提高管理能力
做好检测检验工作。区兽医站实验室能检测奶禽流感、口蹄疫抗体等9个项目,检测后对动物疫病免疫不达标的养殖场户进行及时反馈和要求整改。加强对种畜禽、奶牛等疫病的监测、净化。每季度对进行动物疫病监测和免疫检测,及时淘汰、扑灭患有结核病与布病的奶牛及病禽。农技部门抓住蔬菜生产的关键季节,通过速测的方法对即将上市的在地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路林、孔浦水产品批发市场均建立了速测实验室,对到岸的海产品分批次进行速测。水产管理部门对5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企业建立档案并进行检查和样品的送检。
施工组织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全过程质量检查、质量事故处理、贯标工程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作业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技术和质检员的工作重要性,并提到了测量放线、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以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机关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应推荐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处罚方式,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其他相关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和消费者的赔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销售过期药品的诊所将面临货物没收、罚款、停产停业整顿或撤销许可证等处罚,情节严重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可通过投诉、法律途径等方式寻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