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浅谈如何建立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浅谈如何建立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时间:2023-10-1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998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仍然艰巨。外地的部分农产品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如“红心鸭蛋、多宝鱼”事件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特别规定》又明确要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责,加强源头控制,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长效机制

一、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加强法律保障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必须尽快制定《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目前,由于我省是西部欠发达省份,地域广阔,农产品类型繁多,全面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原则性内容进行了宏观规定,但对一些具体、微观方面的内容规定较少,有些内容尚未涉及,操作性不强;二是缺乏有效的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规定;三是缺乏明确规范农产品生产中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使用;四是对农产品市场管理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不明确;五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监管部门的责任未明确规定,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效果。

为了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必须尽快制定《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二、加强执法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我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履行职责,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赋予的各种行政强制措施,加强对生产经营场所的现场检查,对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农产品和违法使用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要及时查封、扣押。对存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要及时予以查封。

三、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

一是加强产地安全保护,加强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建立产地监控机制,监测农产品产地安全的变化动态,掌握重点区域的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蔓延。

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继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制假、售假行为,严厉查处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渔)药的行为,全面落实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规定。

三是实施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控计划。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包括加强食品农产品、消费品、电子等新兴产业的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等任务。同时明确了具体实施的牵头部门和分工负责部门,以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 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相关要素考虑

    《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测算指导性意见(暂行)》: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被征收农用地类型、质量、等级、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以及农产品价格等因素,以前三年主要农产品平均产量、价格为主要依据测算的综合收益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制订

  •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有哪些
  •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亟待加强
  • 浅谈农产品出口怎样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