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必须尽快制定《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目前,由于我省是西部欠发达省份,地域广阔,农产品类型繁多,全面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原则性内容进行了宏观规定,但对一些具体、微观方面的内容规定较少,有些内容尚未涉及,操作性不强;二是缺乏有效的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规定;三是缺乏明确规范农产品生产中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使用;四是对农产品市场管理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不明确;五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监管部门的责任未明确规定,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效果。
为了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必须尽快制定《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我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履行职责,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赋予的各种行政强制措施,加强对生产经营场所的现场检查,对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农产品和违法使用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要及时查封、扣押。对存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要及时予以查封。
一是加强产地安全保护,加强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建立产地监控机制,监测农产品产地安全的变化动态,掌握重点区域的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蔓延。
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继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制假、售假行为,严厉查处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渔)药的行为,全面落实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规定。
三是实施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控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商品缺陷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缺陷指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不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商品质量标准方面,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销售无执行标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尚没有一部专门的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或法规,而是通过制定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来对农产品生产的不同方面、不同环节来进行管理。首先,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具有层级性。除了由议会通过法律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作出较为原则的规定外,大量
建议省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对各市、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意见,真正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