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产品责任归属的准则,是要求行为人承担产品责任的根据、标准和理由。各国在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上经历了从合同责任到过失责任再发展到现在的无过错责任的过程。
在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发展过程中,最早的阶段是合同责任阶段。合同责任原则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在合同中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承担责任的范围。然而,由于合同责任局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无法保护第三方的权益,因此逐渐被过失责任原则所取代。
过失责任原则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注意义务,以避免产品缺陷的产生。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生产者和销售者将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无过错责任是指在损害发生后,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则。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受害人无须就侵权人的过错进行举证,侵权人也不得以其没有过错为由主张免责或减责。免责及减责情形由法律明确规定。
在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中,无过错责任被广泛接受并应用。根据我国现有法律对生产者产品责任的规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侵权责任法对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并未明确规定,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无论生产者、销售者有无过错,只要产品有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观点主张无过错责任原则。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尚不具备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条件,因此只有在生产者、销售者存在过错行为时才需要承担责任。这种观点主张过错责任原则。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产品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之间的中间责任,即过错推定原则。根据这种观点,产品缺陷的事实本身就被视为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存在过错。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产品责任既适用无过错责任,也适用过错责任,但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导。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要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不论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法定情形允许减轻或免除责任,否则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生产者或销售者需承担连带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可以向受害者赔偿后向相关责任方追偿。同时,法律规定了生产者的免责事由。对于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担忧,实际上知假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产品缺陷与侵权责任的关系。文章明确了产品缺陷的定义和归责原则,并详细阐述了因产品缺陷导致损害时,生产者、销售者及第三人的责任承担情况。对于因产品缺陷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情况,被侵权人有权要求承担多种形式的侵权责任。同时,法律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产品侵权损害的规定。生产者及销售者需为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主要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生产者或销售者是否有过错,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销售者如无法指明缺陷产品的责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