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招商信息虚假可以认定为欺诈吗

招商信息虚假可以认定为欺诈吗

时间:2024-06-02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392
商场在招商时所散布的信息,比如商场店面对外出租情况以及租赁价格等。如用虚假信息诱使租户作出承租决定,依法可认定为欺诈行为。但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应承担不利结果。

一、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当事人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1. 重大误解

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时,由于重大误解导致合同的订立,该当事人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2. 显失公平

当事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当事人请求变更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

二、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一旦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或被撤销,根据具体情况,应当进行以下处理:

1. 财产返还

对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果无法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进行折价补偿。

2. 赔偿损失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当事人的证据提供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相关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收集。在调查核实证据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进行审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认定标准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 期货欺诈案件裁决:被告应返还保证金

    期货欺诈案件裁决的情况。某实业总公司委托其副总经理与被告下属单位“交易所”建立期货代理合同关系,但“交易所”采取欺诈手段导致原告亏损。法院认定被告应承担全部过错责任,并应返还客户的保证金和赔偿利息损失。文章还介绍了期货欺诈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及律

  • 曹先生诉魔法星空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一案

    曹先生诉魔法星空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合同争议案。原告主张合同无效,认为被告公司提供的产品定价不合理且存在欺诈行为。被告则坚称合同有效,强调其合法注册和公司标识的自主性。法院审理后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被告存在欺诈行为,因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 如何认定执行和解无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和解协议有合同法52条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无效,例如协议存在欺诈、协议是受胁迫签订的等。其一,追加被执行人延期执行的罚息。而执行法律又没有规定期限,只要被执行人还活着,哪怕是20年30年,都不可能躲掉履行支付的义务。其二,积极配合

  • 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 非营业车辆进行营业运输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否免责?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