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警方破获一起针对京东商城的诈骗案。90后女大学生小周毕业后眼看身边朋友打扮的光鲜亮丽,手头拮据的她“脑洞大开”:利用“七天无条件退换货”,在京东商城购买奢侈品36次,然后20次用A货换正品,涉案金额近20万元。
2015年3月10日晚,京东商城华东分部负责人向长宁公安分局报案:有人通过京东商城购买奢侈品后,以各种理由申请退货,而退还的商品均已被调包。
京东华东区防损部韦俊告诉记者,公司通过后台系统发现,一位姓周的女客户经常下单购买千元以上的贵重物品。但奇怪的是,每次送货没几天,她就选择“7天无理由退换货”,涉及产品包括各类奢侈品品牌鞋包、皮带。“当时我们就发现其中一个退回的包有问题,但没有证据。”
觉得订单有可疑,京东方面在2014年9月13号开始收集证据,当对方退货时,京东方面开箱检测,全程录像。结果发现这些退回的产品商品包装盒不换,内部商品却被调换,经供货商鉴定,被退回来的货品均为假货。经统计,自2013年5月起至今,前后共发生了20次退假货的情况,京东因此损失人民币19万余元。
通过京东提供的视频,经过现场走访、信息比对和法务沟通,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小周。警方本以为小周把骗来的奢侈品在别的网站卖掉牟利,但走访后发现,小周很可能是自用。据小周的邻居透露,近来她出行经常穿戴名牌,拎品牌皮包,且更换频繁。
2015年3月11日上午7时50分,侦查员前往小周位于金钟路的住处,在楼下正好碰上了京东的快递员,快递员告诉警方,小周又要退货,是一双TODS鞋子。侦查员跟了上去,在双方准备交接的时候,将小周抓获。经检测,这双退货的TODS鞋也是假货。侦查员从小周家中搜出大量涉案Dior、BV、PRADA、TODS等各类奢侈品鞋箱包。其中还包括一双送给她父亲的名牌男鞋。
到案后,小周很快交代了自己利用退货行骗的事实。据她自己回忆,首次以假乱真调包发生在2013年5月5日,当时在京东网购买了一个万宝龙的皮夹,随后她去淘宝网找到类似仿品,花了100多元买下后,当成真品退给京东。“同样的产品,外观差不多,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大,就产生了要调包的念头。”
第一次顺利得手,让小周尝到了甜头。随后的1年多时间内,她连续36次以各种理由退货,包括“七天无理由”、有划痕、有色差、尺寸不对等,其中有20件商品,她留下了真货,退了假货。除了第一次换到的皮夹送给了前男友,其他19件商品都在家里被查获。
小周骗得的商品包括PRADA女士黑色、红色钱包,PRADA黑色手提袋大小款各一个,BV女士编织斜肩背包和黑色腰带,DIOR的皮包两个,还有UGG和TODS的鞋子等等。其中,最贵的是一款DIOR五格戴妃包,网上售价24000多元,她通过淘宝网花了400元购买了替代款。目前,小周因涉嫌诈骗罪被长宁警方刑事拘留。
长宁区看守所提审室内,25岁的小周神情平静。“进来就进来了,反正做也做了,一人做事一人当。”毕业于同济大学日语的她留着一头棕色长发,肤色白皙,身材高挑,外形抢眼。她说,毕业后在一家日企工作,周围同事光鲜的打扮和自己收入的微薄,让她逐渐心态失衡。“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双十一卖家存在虚假活动,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3倍,最低为500元。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商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将受到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尾款人:“双11狂欢浪潮”即将过去,请收好这份消费维权指南!
”,下单时慎重考虑不随意。那就是,先结清尾款,随后申请“7天无理由退款”。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用“7天无理由退换货”,要注意分清自己购买的商品是否符合要求。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
需要协商处理,因为外包装破损会对卖家造成损失,这个损失应当是买家承担,至于退货不是质量问题的或者是7天无理由退货的,卖家可以不退货。销售者应当及时履行商品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