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该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经过多次修正,于2014年3月15日实施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 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该法以专章规定消费者的权利,体现高水平的保护。
2. 强调经营者的义务:规定经营者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明确经营者对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义务。
3. 全方位监督:鼓励全社会共同承担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对不法行为进行监督。
4. 群体性保护:专章规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法律地位,重视对消费者的群体性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与施行,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它对打击假冒伪劣、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法律保障,并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根据新《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或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发票或购物凭证,而经营者则必须予以出具。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以及“知假买假”者的索赔权保护问题。该法适用于我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并对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权益提供保护。对于“知假买假”者,法律对其索赔权的认定存在争议,因为一些法院不支持他们获得双倍赔偿的请求,认为他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双十一卖家存在虚假活动,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3倍,最低为500元。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商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将受到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经营者必须出具。如果商家拒开发票或通过打白条的方式推托,可直接向税务机关投诉,税务机关将根据调查结果对拒开发票的商家作出相应处罚。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对违反发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