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如果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若责任属于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则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销售者追偿。
若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若责任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若责任属于销售者,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当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或合并,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若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当展销会结束或柜台租赁期满后,消费者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或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或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追偿。
若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服务而受到损害,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若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若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和地址,则应承担赔偿责任。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请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行政程序解决争议,与其他争议解决途径相比,申诉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
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的社会团体。以上五项消费争议的解决方法中,前二项均可视为投诉,第三项为申诉,第四项为申请,而最后一项则为起诉。除最后二项外,前三项仍然可概称为投诉,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争议发生时的重要解决途径。
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的社会团体。以上五项消费争议的解决方法中,前二项均可视为投诉,第三项为申诉,第四项为申请,而最后一项则为起诉。除最后二项外,前三项仍然可概称为投诉,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争议发生时的重要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