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价格欺诈可以报警吗,有哪些法律规定

价格欺诈可以报警吗,有哪些法律规定

时间:2024-01-1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631

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及责任

一、价格欺诈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价格欺诈行为通常被称为欺骗性价格表示,涉及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价格条件进行交易。

二、国家对价格欺诈的规定

国家计委在2002年1月1日出台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明确了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1. 标价与实际不符,以此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服务。
  2. 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低价和高价进行招徕和结算。
  3.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以诱导他人交易。
  4. 标示的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
  5.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与实际不符。
  6.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7.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信息。
  8.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9.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以诱骗他人购买。
  10.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11.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价格,以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交易。
  12.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13.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三、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 责令改正。
  •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 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因此,价格欺诈行为是受到法律制裁的,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违法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认定标准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 违规集资建房的购房合同的效力问题

    违规集资建房的购房合同的效力问题。文章指出,房产和土地分别卖给不同买方、产权主体问题以及价格欺诈和显失公平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购房合同无效。购房合同具有确认买卖关系、作为按揭贷款材料、缴纳税款依据以及办理房产登记和交易手续的作用。

  • 房屋买卖协议的有效期限

    房屋买卖协议的有效期限,指出房屋买卖协议没有明确规定的有效期限,其有效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文章介绍了房屋买卖合同失效的多种情形,包括房地产分离出卖、产权未登记过户、产权主体有问题、侵犯优先购买权、单位违反规定购房、价格欺诈和非法转让等情形。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案情
  • 天价鱼案:明码标高价,你情我愿也并非代表公平交易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