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4-10-2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在集资诈骗犯罪中,很多都是单位实施的,涉及金额巨大,受害人众多。因此,我国的刑法对于单位犯罪是有相关条文的。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什么是刑法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规定,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刑法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
单位犯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31条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理方式是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当然,如果刑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将依照规定进行处理。
双罚制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即对犯罪单位和该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同时进行处罚。这是为了更准确和全面地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并对单位犯罪起到足够的警戒作用。
例外情况
然而,由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具有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一律采取双罚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不能充分警示单位犯罪。因此,在刑法分则或其他法律(特别是刑法)中,存在例外情况,即采取单罚制的处理方式。这样的例外情况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单位犯罪案件,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犯罪集团至少由三人组成,具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犯罪目的性。成员基于共同犯罪目的而结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危险性严重,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文章还强调了刑法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定义,以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鼓励进行法律咨询。
-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某些犯罪还要求有特殊身份。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同阶段的责任划分,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单位主体则是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
-
为了犯罪成立公司构成单位犯罪吗
成立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公司依法成立且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单位犯罪,则构成单位犯罪。但如果公司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设立或将其犯罪行为作为核心业务活动之一,应认定为个人犯罪。此外,尚未成立公司的股份协议在设立过程中仍然有效,
-
单位犯罪单罚制是什么意思
-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
单位财产混同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