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所犯的罪行。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有所区别,但对于单位犯罪的界定仍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是单位所犯的罪行,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然而,这种观点存在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另一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种观点强调了单位意志与个人意志的区分,但只限于主观上的故意,与刑法中规定的过失单位犯罪不符,同时也缩小了概念的内涵。
在八届大五次会议审议时,以上观点因其局限性而被否决。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有关负责人员代表单位决定,为本单位谋取利益而故意实施的,或不履行单位法律义务、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而由法律规定为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这种观点克服了前述观点的不足,明确地将过失犯罪纳入其中,与刑法规定保持一致,并不限于以非法利益为要件,准确地揭示了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
单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即如果刑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犯某种罪,即使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行为与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相符,也不能给该单位定罪。因此,单位犯罪的起刑点数额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无法一概而论。律师和法官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类和执行,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单位犯罪案的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审理单位犯罪案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法律,以及审查起诉书中的必要信息。同时,强调了诉讼代表人的资格要求和出庭义务,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享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追缴或扣押、冻结违法所得
工地偷卖铜线行为的法律处理。根据我国法律,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犯罪,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可能采取行政处分如开除等。处理员工违纪问题时,公司需遵守法律规定,事先公示处罚方式,不能随意开除员工。员工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只有在重大过失或故意情况下才需赔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包括决策机构的决定和单位利益、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以及行为与单位业务活动的相关性。单位犯罪需符合单位决策程序,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个人犯罪则多为了个人谋利。明确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司法实务中非常重要,因为
单位犯罪与个人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的界定。个人以单位名义犯罪不构成单位犯罪,应按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理。法律依据为相关法律解释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个人为犯罪活动设立的公司等企业,不以单位犯罪论处;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