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被判死刑缓刑会死吗

被判死刑缓刑会死吗

时间:2024-11-1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9388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犯罪情节非常严重,导致他人死亡或者其他损失,可能会被判处死刑,那么如果我们被判处死刑缓刑会出死刑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被判死刑缓刑的执行及减刑规定

死缓的执行

根据我国刑法第48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缓是我国独创的刑罚执行制度,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归属于死刑的执行制度。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犯罪分子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刑罚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犯罪分子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刑罚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犯罪分子故意犯罪,且情节恶劣,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

死刑是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而遭受死刑的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其中蓄意杀人是被判死刑的重要理由之一。死缓是指在量刑的时候将判决与立即执行的死刑区分开来。它是一种暂缓量刑的制度,通过对罪犯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的表现进行考察,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

死缓制度的形成

死缓制度的形成与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形势有关。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镇压反革命破坏活动,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首次提出对反革命分子适用死缓刑罚。毛泽东同志在1951年4月30日批示中指出,对于无血债或其他引起民愤的重大罪行,但有应杀之罪的犯罪分子,可判死刑并缓期执行,强迫其劳动,以观后效。随后,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对犯有死罪的反革命分子应大部分采取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政策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死缓”一词。全国公安会议对“死缓”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罪该处死但没有血债、民愤不大的犯罪分子,应判处死刑并缓期二年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1979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将死缓制度正式引入法典,并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反革命罪以外的其他严重刑事犯罪。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取消了关于反革命罪的规定,但保留了死缓制度,并将其适用条件由“抗拒改造,情节恶劣,查证属实的”修改为“故意犯罪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受贿两重罪是否可判缓刑

    贪污受贿两罪在特定条件下可判缓刑的可能性。根据《刑法》的规定,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等条件时可以判缓刑。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贪污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分为几种情况,并对于多次贪污和特定情形下的处理进行了说明。

  • 死缓改判无期徒刑后又是怎么处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刑期将减为无期徒刑。但是,法律规定缓期执行

  • 限制减刑情况都有哪几种

    限制减刑适用于三类犯罪分子:一是被判处死缓的累犯;二是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重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三是实施有组织暴力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决定对其限制减刑。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

  • 限制减刑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限制减刑适用对象,包括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对于被判处死缓的其他犯罪,不得限制减刑。需要注意的是,刑法中没有列举故意伤

  • 如何理解限制减刑
  • 死缓执行需要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 被判死刑缓刑会死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