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者怎么处罚
时间:2024-01-1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犯了罪的嫌疑人并不一定是逃亡、躲藏等,有些人也清楚的认识到其中的危害,认为自己逃亡躲藏都是没有结果的,于是就会积极主动的去自首了。犯罪嫌疑人去自首主要是为了能够获得从轻处罚的可能。手心律师网小编给你提供一些意见。
自首者的处罚原则
一、考虑法定的从重、从轻情节
根据新《刑法》第67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考虑法定的从重、从轻情节。具有法定从重情节的犯罪,特别是具有法定应当从重情节的,一般应当从重处罚,而不考虑自首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具有法定从轻情节的犯罪,如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犯、未成年人犯、犯罪中止等,应当将自首情节与其他法定从轻情节综合考虑,确定具体的刑罚。
二、考虑犯罪的轻重
在考虑自首的处罚原则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轻重。一般来讲,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而犯罪较重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对于罪行特别严重、犯罪手段极为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民愤极大或犯罪之前即预谋犯罪后投案、钻法律的空子的情况,可不从轻处罚。
三、考虑自首者的人身危险性
在确定自首的处罚原则时,需要考虑自首者的人身危险性。自首者人身危险性大的,如惯犯、累犯、再犯等犯罪恶习很深者可以不从轻,或从轻幅度小一些。而对于人身危险性小的偶犯、初犯等,则可以从轻,且幅度可适当大一些。因此,相同的自首情节可能会因自首者的人身危害性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对立功者的处罚规定
《刑法》中关于立功者的处罚规定。一般立功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重大立功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包括揭发重大罪行、提供重大案件线索等。对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减轻或免除处罚。这些规定体现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戴罪立功的含义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
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
信用卡诈骗案的辩护策略
-
行贿人自首的法律效果
-
刑事案件从犯减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