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为人在无外力强制下,自行前往司法机关到案。
2. 行为人具备自动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无论司法机关是否将其作为犯罪嫌疑人。
1. 案发后,司法机关仅凭经验对行为人有所怀疑,传唤其进行一般性排查询问。行为人在此情形下接到传唤后即自动投案。
a. 行为人投案时,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司法机关未意识到行为人是该罪的犯罪嫌疑人。
b. 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情形下,行为人自动到案应当认定为自动投案。
2. 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一定犯罪线索或证据,将行为人列为犯罪嫌疑人,但尚不足以对其进行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以传唤形式通知行为人到案,一旦到案即对其进行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
a. 口头传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传唤,被口头传唤后即自动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应认定为自动投案。
b. 传唤书面不是讯问或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行为人经传唤书面后,在其人身自由未被司法机关实际控制前,自行归案应认定为自动投案。
1. 行为人自动投案后,必须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
a. 主要犯罪事实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行为性质的认定有决定意义的事实或情节(即定罪事实),以及对量刑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或情节(即重大量刑事实)。
b. 经传唤后自动到案的行为人,必须如实供述定罪事实和重大量刑事实,才可被认定为自首。
2. 行为人经传唤后自动到案,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的时间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才能认定为自首。
a. 行为人在司法机关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前且出示犯罪证据前,如实供述了主要或全部犯罪事实,均应当认定为自首。
b. 行为人经传唤自动到案后,尚未来得及向司法机关作供述,即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只要其在初期讯问中即如实供述了主要或全部犯罪事实,即使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一定犯罪证据,也应当视为自首。
c. 行为人经传唤自动到案后,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也应认定为自首。
d. 行为人经传唤自动到案后,在司法机关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前或向其出示已经掌握的证据前,一直不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直到司法机关出示犯罪证据后或一审庭审中才供述,不宜认定为自首。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中国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犯罪分子需执行一部分刑罚后,方可适用假释,且需满足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司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