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纪委交代能否认定自首
时间:2024-09-15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犯罪的事实并没有被办案机安所掌握,或者虽然并没有被掌握但是犯罪分子还没有受到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时,向办案机关投案的,是自动投案。在此办案期间如实向办案机关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的,应当认定为自首。那么向纪委主动交代能否认定为是自首行为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纪检监察机关采取调查措施后的自首认定
调查措施和自首认定
在纪检监察机关采取调查措施后如实交代问题的情况下,司法实践通常认定为自首。然而,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际上,许多调查实际上是由联合专案组组成的,该组由检察机关和法院的工作人员组成,并在纪检监察机关的名义下执行调查。在采取调查措施之前,这些机关通常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因此,如果被查处人在向其出示相关证据后才交代犯罪事实,那么就不能认定为自首。
事先掌握的事实和证据不实的情况
如果纪检监察机关事先掌握的事实和证据经查不实,而被查处人在调查期间主动交代了其他不为所知的犯罪事实,那么这种情况符合投案自首的条件,应当认定为自首。另外,如果被查处人在调查期间除了如实交代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掌握的犯罪事实外,还主动交代了与纪检监察机关掌握的不同种罪的犯罪事实,那么也应当认定为自首。但如果是同种罪行,则不能认定为自首。
辩解和翻供的区分
犯罪分子的辩解行为
在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后的庭审中,常常会将故意犯罪辩解为过失犯罪,或者辩解为主观上无犯罪意图。对于犯罪分子的这种行为,我们需要区分是继续认定自首情节,还是认定其在翻供。翻供是为了逃脱罪责,是犯罪分子在没有任何法律、事实、证据方面的依据时否定自己的罪行。
翻供与正当辩解的区别
如果犯罪分子翻供,就会丧失"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要件,从而不能成立自首。然而,我们需要将正当辩解与翻供区分开来。正当辩解是被告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犯罪情节、定罪量刑的证据等发表看法,而不是否定自己所实施的客观行为,这与翻供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明确指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纠纷中阴阳合同的认定
股权转让纠纷中阴阳合同的认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应注意遵守公司法规定,股权转让涉及阴阳合同可能导致法律纠纷。阴阳合同旨在逃避税务,法院会根据双方行为、证据和真实意图认定。若存在阴阳合同,阳合同无效,以阴合同为准,签订阴阳合同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并承担
-
戴罪立功的含义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
轻伤承认犯罪是否构成证据?
轻伤承认犯罪是否构成证据的问题。自供是证据之一,但不能仅凭自供认定被告人有罪。法律规定,判决必须依赖确实充分的证据,且需满足一定条件。自供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综合全案证据并排除合理怀疑后才能做出判决。
-
对于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
-
肇事车主不给钱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