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举揭发型立功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所检举揭发的必须是他人的犯罪事实,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事实。如果是坦白自己的罪行,或者交待同案犯与自己所犯的同一罪行,则不是立功。犯罪分子应当将与自己犯罪有关的其他人的问题交待清楚。
其次,所检举揭发的内容必须经司法机关查证属实,如果经查无法证实,同样不能认定为立功。
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所提供的线索对侦破其他案件来说比较重要,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一般线索,对其他案件的侦破价值不大,则不属重要线索。
其次,司法机关根据犯罪分子提供的重要线索确实侦破了其他案件,即所提供的线索经查证属实。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型立功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犯罪分子到案后阻止了他人的犯罪活动,包括一般犯罪活动和重大犯罪活动,包括到案后未被羁押期间阻止其他人的犯罪活动和在羁押场所阻止其他被羁押者的犯罪活动。
其次,这种阻止必须有效,致使他人的犯罪活动或中止或无法进行,如果未能有效阻止,仍不宜认定为立功。
协助抓捕型立功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必须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分子(包括同案犯)的行为。包括向司法机关提供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行动路线、隐藏地点,将其他犯罪嫌疑人骗至司法机关指定的抓捕地点,带司法工作人员前往抓捕等。
其次,客观上必须产生了协助将其他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的效果。
其他立功的认定关键在于确认犯罪分子所做的对于国家和社会有利的表现是否“突出”。
1、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行为,既指为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提供重要线索的行为,也包括直接协力抓获的行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向司法机关提供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藏匿地点、电话号码等线索的,一般需以进一步实施了带领司法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行为为认定立功的条件。如果所提供的线索十分清楚没有必要“带捉”,且司法机关据此抓获了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可以认定为具有立功表现。
2、已经自首的共同犯罪人如实供述同案犯的户籍地址、常住居所,或者与其共同犯罪行为有关的电话号码、联络暗号等,且为司法机关抓获同案犯所利用的,一般可以作为其如实交代共同犯罪事实来看待,不宜另行认定具有立功表现。如果其所提供的是司法机关按照正常工作程序无法掌握的同案犯的藏匿地址、电话号码等线索,且带领司法人员抓获了同案犯,或者积极实施诱捕等协助行为抓捕了同案犯,可以在认定自首的同时,一并认定具有立功表现,依法给予从宽处罚。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犯罪分子立功表现的多种分类。包括揭发他人型立功、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阻止他人犯罪型立功以及协助抓捕型立功。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立功的条件和限制,同时明确了不属于立功表现的情况。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