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的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
南通律师解答:毒品犯罪要坚持严厉打击的方针,依法应判处死刑的,要坚决判处死刑,该重判的要坚决重处,同时要严格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对于具有自首、立功或者其他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应该依法从宽处罚。
1. 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100克以上;2. 氯胺酮、美沙酮1千克以上;3. 三唑仑、安眠酮50千克以上;4. 氯氮卓、**唑仑、地*泮、溴西泮500千克以上;5. 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1. 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20克以上不满100克的;2. 氯胺酮、美沙酮200克以上不满1千克的;3. 三唑仑、安眠酮10千克以上不满50千克的;4. 氯氮卓、**唑仑、地*泮、溴西泮100千克以上不满500千克的;5. 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1. 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不满20克的;2. 氯胺酮、美沙酮不满200克的;3. 三唑仑、安眠酮不满10千克的;4. 氯氮卓、**唑仑、地*泮、溴西泮不满100千克的;5. 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少量毒品的。
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毒品鉴定结论中应有含量鉴定的结论。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犯罪分子立功表现的多种分类。包括揭发他人型立功、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阻止他人犯罪型立功以及协助抓捕型立功。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立功的条件和限制,同时明确了不属于立功表现的情况。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