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可以数罪并罚吗
时间:2023-09-24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我国刑事处罚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类,如果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可以采取数罪并罚的处罚制度,那么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能不能数罪并罚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的数罪并罚问题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同一个犯罪行为既构成滥用职权罪又构成玩忽职守罪,可以进行数罪并罚。根据数罪并罚的一般原则,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除了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情况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具体而言,管制最高刑期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刑期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刑期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刑期不能超过二十五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情况,应执行有期徒刑。如果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情况,有期徒刑和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情况,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情况下,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分别执行。
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的区别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从这两罪的定义可以看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在事实层面上具体表现有所不同,滥用职权是指不正当行使职权,玩忽职守是指不认真履行职责。然而,在规范层面上,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定罪量刑也不再区分。尽管如此,由于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属于不同的罪名,定性问题是刑事司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司法实务中,可以从事实层面入手,并结合主客观方面,对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进行区分:1. 如果明知不当而为之,则一律认定为滥用职权;2. 如果因为有不正当的动机,明知当为而不为,放任结果发生,则认定为滥用职权;3. 如果直接故意实施作为或不作为,则认定为滥用职权;4. 如果徇私舞弊,则也认定为滥用职权;5. 如果明知当为而不为,则认定为玩忽职守;6. 如果压根没有认识到行为已违反职责要求,不管作为还是不作为,都认定为玩忽职守。通过以上区分,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的实质性差异。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决宣告前犯数罪的刑期决定
判决宣告前犯数罪的刑期决定方式及相关问题。对于一人犯数罪的情况,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基于数罪的总刑期和最高刑期来决定执行的刑期。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顺序以及附加刑的执行也有所涉及。同时,文章还涉及判决宣告后新发现罪行和再次犯罪的判决执行的规则。
-
数罪并罚的定义和原则
数罪并罚的定义、原则及计算方法。数罪并罚指的是一个人多次犯罪,审判机关根据刑法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合并处罚。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文章还介绍了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对于数罪中的每一种犯罪,法院会分别判决,若其中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则执行相应刑罚。有期徒刑、管制和拘役的刑期有上限。量刑时,法院会先对每种犯罪分别量刑,再将各罪刑罚相加得到总和刑期,并在数罪中的最高刑期和总和刑期之间决定执行
-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包括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实施刑法第140~148条的犯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出售、运输假币等行为。对于多种犯罪行为,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也探讨了一次走私活动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货物、择一重罚的具
-
滥用职权罪犯罪所得如何追偿
-
判滥用职权罪后还能判玩忽职守罪吗
-
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可以数罪并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