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数罪并罚有哪些情形
适用数罪并罚的方法主要有三个,这三个方法各自对应的情形也分别有若干。兹叙述如下:
(一)《刑法》第69条规定的方法。适用这一方法,仅对数罪所分别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应执行的刑罚,在整个合并处罚的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折减的问题。适用这一方法的情形主要有《刑法》第69条规定的“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以及第77条第1款规定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二)“先并后减”的方法。规定这一方法的基本条文是《刑法》第70条。适用这一方法,在数罪并罚中,应当先将数罪所分别判处的刑罚按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合并,然后再将已执行的刑期折减新判决决定的刑期。
“先并后减”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二种情形:
1、《刑法》第70条规定的,“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这是对适用“先并后减”的一般情形的规定。
2、《刑法》第86条第2款规定的,“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这是对适用“先并后减”的特殊情形的规定。
(三)“先减后并”的方法。规定这一方法的基本条文是《刑法》第71条。适用这一方法,在数罪并罚中,应当先将已执行的刑期折减原判决决定的刑期,再将原判决折减后的刑期与新罪判决的刑期按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合并。“先减后并”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二种情形:1、《刑法》第71条规定的,“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这是对适用“先减后并”的一般情形的规定。2、《刑法》第86条第1款规定的,“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致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并根据抢劫罪法定刑升格的情形,可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如果是抢劫后杀人,则还应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
触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诈骗罪两个罪名的,这两个罪名是两个不同的犯罪,犯罪嫌疑人同时构成该两罪的,应当按照分别犯罪的情形,分别判处刑罚,再按数罪并罚的规定执行刑罚。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
公安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将判令追缴的赃物发还被害单位,并未侵犯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卜新光一人犯数罪,应数罪并罚,遂判决:卜某犯伪造公司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