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数罪并罚 > 对先并后减原则的数罪并罚是怎么计算的

对先并后减原则的数罪并罚是怎么计算的

时间:2024-02-17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985
刑罚的执行原理是个非常专业的难题,例如先并后减原则的数罪并罚处理问题,令广大读者朋友费解。本文手心律师网小编特为读者梳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先并后减原则的数罪并罚是如何计算的

在刑法中,有一种规定情形叫做“先并后减”,它涉及到刑期的计算。举个例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执行了7年后,发现在判决前漏判了甲的一项罪行,因此判决了该罪有期徒刑5年。根据“先并后减”的原则,我们应该先将原判的12年和新判的5年相加,然后根据第六十九条的规定计算数罪并罚的刑期,最后再减去已经执行的7年,得出的结果就是实际执行的刑期。

刑罚执行期间的并罚规则

一般情况下,对于数罪并罚,我们直接按照上述规则处理。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对于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期间又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并罚问题呢?因为此时本罪已经被依法判决并执行了一定时间,与另一罪的并罚就涉及到对已经执行的刑期如何处理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刑法》第70条和第71条做出了明确规定,分别适用“先并(加)后减”和“先减后并(加)”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刑罚执行期间所发现的犯罪是漏罪还是新罪。如果是漏罪,即在判决宣告之前实施但未被判决的犯罪,应该采用“先并后减”的并罚方法。也就是说,先将漏罪和已执行的刑期相加,然后再减去已经执行过的刑期,从而确定出此时仍需执行的刑罚或刑期。

如果是新罪,即在判决宣告之后刑罚执行期间所犯的罪行,应该采用“先减后并”的并罚方法。也就是先减去已经执行过的刑期,然后再将余刑与新罪的刑期进行并罚,得出的结果就是此时仍需执行的刑罚或刑期。

这个规则的设计意义在于,对于新罪的并罚结果更为严厉,常常使得实际执行的刑期超过20年,从而更严厉地惩罚犯罪分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数罪并罚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刑期确定问题。数罪并罚涉及多种情形,包括普通数罪、发现漏罪及再犯新罪等。对于执行刑期,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执行相应刑罚,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的酌情决定执行刑期,且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等规定。同时,

  • 数罪并罚原则及问题分析

    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刑法对于主刑和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原则。文章指出,我国刑法对于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原则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人犯数罪分别判处同种附加刑的数罪并罚缺乏明确规定。同时,罚金数额及数罪中罚金总和是否可以超过个人全部财产数额等问题也

  • 构成牵连犯的条件

    构成牵连犯的条件以及对其处罚原则的研究。牵连犯需具备犯罪目的、实施两个以上独立的犯罪行为,且这些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对于牵连犯的处罚,存在从一重处断原则和数罪并罚原则。针对现有处罚原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具体犯罪构成类型的法定刑为区分标准,综合考虑

  • 同种数罪的处断原则

    我国刑法对于同种数罪的处断原则。刑法立法、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均主张采取算总账的处断原则,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在实践中,这种做法引发了一些问题,如无法对多次偷税行为进行准确定罪。为确保定罪的准确性和量刑的公正性,对同种数罪实行数罪并罚是必要的。

  •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
  •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
  • 数罪并罚的原则及其适用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