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的适用以及立法完善
时间:2024-06-11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数罪并罚制度的适用
一、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根据刑法第69条、第70条、第71条的规定,适用数罪并罚有以下三种情况: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并均已被发现的,是适用数罪并罚的基本形式。该种并罚的基本特征是:
- 一人犯有数罪;
- 所犯数罪是在判决宣告以前实施并且均已被发现的;
- 在对各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犯罪人应执行的刑罚。
二、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
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该种并罚的特点是:
- 一人所犯的数罪均发生在原判决宣告以前。
- 判决宣告时只发现了其中的部分罪行,对另一部分犯罪没有判决。
- 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
- 对发现的漏罪,不管其罪数如何,也不管其与原判之罪性质相同,都应当单独定罪量刑。
- 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进行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 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的刑期以内,即“先并后减”。
三、判决生效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
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该种并罚的特点有:
- 在判决生效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 对于犯罪分子所犯新罪,不管其罪数如何,也不管其与原判之罪性质相同,都应当单独定罪量刑。
- 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新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进行并罚。
- 已经执行的刑期不得计算在新判决所决定的刑期内,即“先减后并”。
例如,被告人因入室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后又新犯盗窃罪,判处8年。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应当将未执行的5年与新罪的8年实行并罚,即在8年以上13年以下决定执行的刑期,如决定执行12年,则被告人还须服刑12年,共计要服刑22年。由此可见,“先减后并”的方法比“先并后减”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使犯罪人要承担更重的刑罚,甚至会超过法定最高刑20年的限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决宣告前犯数罪的刑期决定
判决宣告前犯数罪的刑期决定方式及相关问题。对于一人犯数罪的情况,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基于数罪的总刑期和最高刑期来决定执行的刑期。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顺序以及附加刑的执行也有所涉及。同时,文章还涉及判决宣告后新发现罪行和再次犯罪的判决执行的规则。
-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对于数罪中的每一种犯罪,法院会分别判决,若其中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则执行相应刑罚。有期徒刑、管制和拘役的刑期有上限。量刑时,法院会先对每种犯罪分别量刑,再将各罪刑罚相加得到总和刑期,并在数罪中的最高刑期和总和刑期之间决定执行
-
刑法第45条规定的刑期范围
刑法第45条规定的刑期范围,包括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以下。还介绍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特殊情况,数罪并罚时的刑期限制以及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再犯罪的刑期计算。刑期的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若之前先行羁押,羁押时间可折抵刑期。
-
惯犯的构成条件
惯犯的构成条件,包括客观条件的犯罪行为惯常性和主观条件的犯罪心理习癖性。在认定惯犯时,应避免历史说和现实说的偏见。惯犯通常多次实施同种犯罪行为,具有较大的客观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应依法处理不实行数罪并罚。建议《刑法总则》量刑部分设立惯犯制度并从重处罚
-
数罪并罚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
套路贷共同犯罪的认定
-
管制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