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方法的新思考
时间:2024-12-0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所犯的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和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的制度。简言之,就是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我国数罪并罚采用的原则有吸收、合并、限制加重三个原则。其中,限制加重原则是专对数罪都是判处自由刑时采用的原则,也是数罪并罚最基本的原则。关于限制加重原则的具体操作方法,我国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正确理解这一规定,是在数罪并罚中贯彻限制加重原则的关键。然而,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都存在着以下两种错误的理解:
限制加重原则的正确理解
一、误解:将限制加重原则理解为“也可以将数刑合并执行或者只执行数刑中的最高刑”
根据刑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刑法第六十九条中的“以下”包括总和刑期,“以上”包括数刑中的最高刑期。因此,有人错误地认为,在数罪并罚时可以直接以数刑中的总和刑期或最高刑期作为应执行刑期。例如,一人犯有甲乙丙三罪,甲罪判处8年有期徒刑,乙罪判处6年有期徒刑,丙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为17年有期徒刑,数刑中的最高刑期为8年有期徒刑。有人认为,并罚后的应执行刑期可以定为17年有期徒刑,或者定为8年有期徒刑。
二、正确理解:限制加重原则与数罪并罚的冲突
然而,这种理解不符合立法的原意,是不正确的。将数罪并罚的原则变成合并原则或者取消并罚,只执行一个最重的刑期,与数罪并罚和限制加重原则相冲突。在对刑法的理解上,不能出现根本性冲突。如果将“限制加重原则中的‘以上、以下’”理解为不包括本数,虽然与刑法第九十九条关于“以上、以下”的解释不一致,但却不违背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限制加重原则的基本精神。如果将“限制加重原则中的‘以上、以下’”理解为包括本数,虽然与刑法第九十九条关于“以上、以下”的解释相一致,但却严重违背刑法第六十九条关于限制加重原则的基本精神。在这两个矛盾中,与“以上、以下”的矛盾是次要的、非根本性的,而与限制加重原则的矛盾则是主要的、根本性的。
三、基本原则:解释不能与刑法规定相矛盾
在刑法解释论上,有一个公认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即对刑法的解释不能与刑法的规定相矛盾。刑法的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不论哪种解释,都不能与立法本身相矛盾。虽然刑法第九十九条也是刑法的正式条文,但该条文属于解释性条文,不属于实体性条文。因此,它不能与第六十九条的实体性规定相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只能以实体条文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为准,而不能以解释条文第九十九条的规定为准。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只能在总和刑期与数刑中的最高刑期之间决定执行的刑期,而不能直接以总和刑期或最高刑期作为执行的刑期。以前述例子为例,只能在高于8年和低于17年的有期徒刑之间决定应执行的刑期,而不能将执行刑期直接定为17年或者8年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数罪并罚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刑期确定问题。数罪并罚涉及多种情形,包括普通数罪、发现漏罪及再犯新罪等。对于执行刑期,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执行相应刑罚,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的酌情决定执行刑期,且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等规定。同时,
-
数罪并罚原则及问题分析
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刑法对于主刑和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原则。文章指出,我国刑法对于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原则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人犯数罪分别判处同种附加刑的数罪并罚缺乏明确规定。同时,罚金数额及数罪中罚金总和是否可以超过个人全部财产数额等问题也
-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当犯罪分子构成累犯并涉及多个罪名时,法院会进行数罪并罚,并在刑期基础上加重处罚。累犯的认定条件包括前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在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且后罪为故意犯罪。
-
刑法第45条规定的刑期范围
刑法第45条规定的刑期范围,包括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以下。还介绍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特殊情况,数罪并罚时的刑期限制以及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再犯罪的刑期计算。刑期的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若之前先行羁押,羁押时间可折抵刑期。
-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能否够数罪并罚
-
男子因抢劫、强奸、绑架和勒索罪被起诉
-
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