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立法及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数罪并罚原则在各国得到了普遍认可。虽然在巴哈1815年起草的《巴伐利亚刑法典》中首次提出了牵连犯的概念和从一重处断原则,但在接下来的100多年中,牵连犯的概念及从一重处断原则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目前,除了西班牙刑法第71条、日本刑法第54条第1项后段和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第55条后段对牵连犯予以规定外,德国和法国已经废止了牵连犯的相关法条。这表明各国已经认识到牵连犯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从一重处断原则无法解决复杂的牵连犯罪现象。
数罪并罚原则在牵连犯中的应用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并且是实现我国刑罚目的的必然要求。虽然对牵连犯一律采用数罪并罚有利于司法实务的操作,但关键在于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例如,如果对侵入他人住宅进行盗窃的行为同时适用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和盗窃罪的数罪并罚原则,就存在不合理性。因为盗窃罪已经包括了从被害人身上窃取和从被害人住宅或其他地方窃取的方式,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目的就是保护公民的居住安全,已经隐含着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意思。因此,将这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并仅适用盗窃罪的法条规定,已经能够全面评价行为人的不法内涵,无需再适用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规定。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对所犯数罪,依最重犯罪的刑罚加重处罚。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数罪并罚的适用和择一重罪总的来说像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都以一罪从重或加重处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因此,除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对其他牵连犯不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首先,“数罪并罚论”所持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认为从世界各国的立法及理论看,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是大势所趋。然而,从这一现象全面透视,并不能得出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的结论,如果真要从此推出结论的话,这个结论也只能是:各国已充分认识到牵连犯理论的局限性,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