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将不同的罪行分别定罪量刑,并选择其中刑罚最重的作为实际执行的刑罚,其他刑罚被最重的刑罚吸收。例如,当判处死刑时,只执行死刑,而死刑可以吸收其他主刑。如果没有判处死刑,但有判处无期徒刑的情况下,只执行无期徒刑,而无期徒刑可以吸收其他无期徒刑以下的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刑并罚时,只执行没收财产刑。
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以数罪中的最高刑罚为基础,根据法律的规定,在合并刑期以下,依法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这意味着即使有多个罪行,也不能超过最高刑罚的限度。例如,如果某人犯有多个罪行,其中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那么在合并刑期以下,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执行的刑罚。
根据不同的刑种,采取以上两种原则中的不同原则。我国刑法中同时包含了以上三种原则,因此可以称之为混合原则。
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刑期确定问题。数罪并罚涉及多种情形,包括普通数罪、发现漏罪及再犯新罪等。对于执行刑期,有一罪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执行相应刑罚,数刑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的酌情决定执行刑期,且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等规定。同时,
数罪并罚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刑法对于主刑和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原则。文章指出,我国刑法对于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原则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人犯数罪分别判处同种附加刑的数罪并罚缺乏明确规定。同时,罚金数额及数罪中罚金总和是否可以超过个人全部财产数额等问题也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当犯罪分子构成累犯并涉及多个罪名时,法院会进行数罪并罚,并在刑期基础上加重处罚。累犯的认定条件包括前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在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且后罪为故意犯罪。
刑法第45条规定的刑期范围,包括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以下。还介绍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特殊情况,数罪并罚时的刑期限制以及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再犯罪的刑期计算。刑期的计算从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若之前先行羁押,羁押时间可折抵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