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减刑 > 经济犯罪可减刑吗

经济犯罪可减刑吗

时间:2024-12-28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661

经济犯罪减刑规定及减刑幅度

根据《刑法》规定,经济犯罪可以减刑,但通常减刑幅度不会超过判处刑期的一半。除累犯外,符合减刑条件的经济犯罪均可享受减刑。

基于犯罪所侵害客体的确定

根据这一观点,经济犯罪被定义为滥用经济交易的信誉关系,违反经济规律,危害整体经济秩序的非法获利行为。

基于经济犯罪违反的法律规范的确定

根据这一观点,经济犯罪违反的是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一切法律规范以及保护个人财产权利的刑法规范。

基于经济犯罪的主体的确定

根据这一观点,《牛津法律指南》将白领犯罪定义为“有良好地位,从事经营管理或其它专门职业的人所实施的与其职业有关的犯罪。”

基于经济犯罪的行为方式的确定

根据藤木秀雄的观点:“经济犯罪是正常的经济往来场合上活动的人们,在履行职务时,为图自己或第三人的利益所犯的触犯刑法或其它罚则的行为。”这一观点认为经济犯罪是触犯调整社会经济活动各种规范的应受惩罚的行为,同时也是危害整体经济利益的行为。

然而,以上各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经济犯罪行为所侵害客体的重新认识

将经济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简单地视为对“信誉关系”的滥用,实际上是把具体的客体当作了整体的客体。因为诚实信用原则只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原则而不是全部原则。

对经济犯罪归纳为非法经营活动的重新认识

将经济犯罪归纳为一种非法的经营活动同样是以点代面,以部分代整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营活动一般包括交换、消费等领域,而这些环节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经济犯罪归纳为非法经济行为的重新认识

将经济犯罪归纳为“非法经济行为”同样不能包括所有危害社会经济生活的犯罪行为。例如,德国《第二次防止经济犯罪法案》中规定的“伪造明显有证据价值的数据”一罪,要求的犯罪构成仅是伪造明显证据之价值的数据,而不要求行为人是否有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其它经营活动的意图。

涉嫌侵占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涉嫌违反《刑法》侵占罪的规定,即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法定刑期如下:

  • 一般情节: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具体规定“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标准,不同省份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建议咨询当地相关法律规定。

高利转贷罪和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

高利转贷罪和挪用公款罪是经济犯罪中两个典型的罪名,它们的量刑标准与经济犯罪的量刑标准有相似之处,主要以犯罪数额为认定依据。然而,高利转贷罪采用单位犯罪的双罚制,而挪用公款罪除考察数额外还考察时间。

高利转贷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过程。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在监狱等机构执行刑罚,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假释,但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这一规定。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该规定针对证券、期货犯罪制定了详细追诉标准,包括违规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行为的具体追诉情形。这是司法机关首次专门制定此类标准,有助于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衔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

  •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监狱减刑和假释的提请程序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目前程序缺少权力制衡,不符合公诉权启动审判权的理论。建议重构减刑假释程序,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减刑假释的提请权,将审理方式改为个案审理和公开开庭审理,并赋予罪犯相应的权利。法院裁定应送达检察院并接受其监督,

  • 防卫过当杀了人会判死刑吗

    防卫过当是否会导致死刑判决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权益而采取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而防卫过当则指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防卫过当的情况,一般不会判

  • 强迫交易是否属于经济犯罪
  • 意外险和交通事故是否可重复赔偿
  • 父母经济犯罪子女能考公务员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