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和假释申请,监狱应当提出建议,并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裁定。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罪犯以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和假释申请,监狱应当提出建议,并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的审核同意后,再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进行裁定。
监狱应当成立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由主管副监狱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管副监狱长担任主任。该委员会的成员不得少于7人。
监狱提请减刑和假释申请时,应当经过分监区集体评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并由监狱长办公会作出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对减刑和假释建议进行审核时,应当由主管副局长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报局长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局长办公会进行决定。
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减刑申请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 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人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
2. 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人必须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以下任一重大立功表现之一,应当减刑:
根据刑法第78条第2款的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情况,减刑幅度如下:
对于有期徒刑的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规定如下:
对于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的减刑情况,规定如下:
对于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再次犯罪的情况,根据新罪的判决情况,减刑的起始时间和减刑幅度有所不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其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此外,对于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2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
无期徒刑的减刑条件和限度。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等行为,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和对抗自然灾害等。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有限制,如无期徒刑减
监狱中精神病罪犯的减刑问题。即使罪犯患有精神病,也不能单凭患病而减刑。减刑需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立功表现等。对于不同刑罚,减刑后的刑期也有相应限制,不能少于规定期限。保外执行是另一种可能的选择,但需考虑病情的严重性
无期徒刑减刑的办理机关及相关问题。对于不同判决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案件,其减刑和假释的办理机关有所不同。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办理不同案件,有时联合办理。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未成年犯是否可以判处无期徒刑的问题,对此存在否定论和肯定论两种观点,双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集体评议、首长负责的工作制度。第三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提请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