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七年前案件是否可以翻案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是否可翻案取决于是否超过追诉时效。若案件已立案或符合特定情形,则不受追诉时效限制。此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和条件。
刑事案件受理后立案的时限及相关内容。公安机关应在接到案件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三十日,特别重大案件可延长六十日。立案需满足事实条件即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法律条件即存在需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情况。另外,还介绍了辩护人的定义、职责和
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追诉时效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存在追诉时效期限,超过期限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已立案侦查的案件不受时效限制,可以继续追诉。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完成或终止之日起计算。设立追诉时效制度旨在有效实现刑法目的,维护社会秩序,调动
犯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按照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期限取决于最高刑罚。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出时效则不应再追究。计算追诉时效时,一般犯罪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