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罪是一种侵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该罪行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玩忽职守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这意味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破坏了国家机关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尽职尽责,确保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行。
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是由过失构成的,而故意不构成该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并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对于犯罪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情节特别严重,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的情况,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监察委有权管辖的范围之内的。监察委作为监察机关,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包括滥用职权行为。监察委有权对滥用职权行为进行调查、审查和追究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
玩忽职守罪是否能免于刑事处罚的问题。玩忽职守罪是故意犯罪,通常要判刑。但根据具体情况,如犯罪分子认错态度良好,犯罪情节不严重,或未造成损失,可以免除处罚。认定干警玩忽职守罪需考虑其行为是否违规,是否对公共财产和民众权益造成严重伤害,且失职与损失间需存
执法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是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