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

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

时间:2024-11-23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661
【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玩忽职守罪是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一种职务犯罪,是《刑法》中规定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和徇私舞弊三类渎职犯罪的代表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基于对玩忽职守罪的不同理解,常常产生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分歧与争议,给该罪的认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能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玩忽职守罪吗?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然而,村民委员会成员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不能以玩忽职守罪被定罪。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玩忽职守罪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以过失为主观要件,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并非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行为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擅离职守或在职守中马虎从事职责,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危害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轻信自己可以避免,导致发生了严重损失的危险结果。

如何认定玩忽职守罪

由于玩忽职守罪主要表现为过失犯罪,往往与经验不足、工作失误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因此,在认定玩忽职守罪时,需要注意与一般工作中的失误的区别。以下是正确把握二者区别的关键点:

一、主观形态和客观行为不同:玩忽职守行为主观上具有罪过形式,即行为人虽然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客观上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重大危害结果。此外,玩忽职守还存在因徇私舞弊而主观恶性更大的罪过形式,即间接故意,而工作失误中不存在这种情况。在工作失误中,行为人主观上属于一般认识错误,客观上不存在渎职行为,行为人始终以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从事工作,危害结果往往是由于经验不足或工作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

二、造成危害结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玩忽职守和工作失误都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但引发危害结果的因素不同。玩忽职守的主要原因是行为人自身主观因素,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等渎职行为。而工作失误的发生主要是由其他客观因素介入,或是行为人无法预见或无力克服的因素所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罪免刑与玩忽职守罪

    定罪免刑在刑法理论中的适用条件,特别是在玩忽职守罪中的应用。犯罪情节的界定上,主要存在实质标准说、形式标准说和综合标准说三种判断标准,其中以法定刑为标准的形式标准说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玩忽职守罪的定义和刑罚。

  • 滥用职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滥用职权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而是属于结果犯,涉及滥用职权罪与渎职罪中的罪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于滥用职权行为导致的重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应依法认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出了具体的认定标准。

  •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渎职罪的定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 渎职罪金额怎么量刑

    渎职罪的量刑问题。渎职罪的量刑不仅考虑贪污金额,还包括犯罪细节、结果、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保证量刑公平合法。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法官会综合考虑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公正判决。

  • 失职渎职罪怎么判
  • 滥用职权罪案件性质怎么判
  • 毁灭证据罪从犯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