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协议是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达成的,其内容涉及民事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可以选择制作调解协议书,需要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并由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调解协议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也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口头调解协议自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由一方当事人住所地、调解协议履行地、调解协议签订地、标的物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不能违反法律对专属管辖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并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告知调解的人民法院管辖。
与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人民调解法》第28-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根据《人民调解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在确定案由时,需要注意与《人民调解法》第32条规定的情形进行区分。根据《人民调解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认为,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内容发生争议属于民间协议纠纷。调解协议是否都可诉存在一定争议,一般认为只有具有可执行的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才可诉。当事人根据《人民调解法》第32条的规定提起诉讼时,案由的确定应当以原来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
航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问题,依据普遍管辖原则,世界各国对危及人类安全的国际犯罪具有管辖权。针对劫持航空器罪,无论犯罪地、犯罪人国籍及侵犯利益如何,我国及其他缔约国均可依据国际公约行使刑事司法管辖权。同时,也介绍了劫持航空器罪、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和传
刑事自诉案件的管辖权和注意事项。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涉及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单位,则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处理,对于缺乏罪证或证据不足的自诉案件,应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注意事项包括自诉人资格、当事
如果是基层调解协议则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履行或者要求法院变更或解除协议。如果是仲裁或人民法院的调解协议则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了调解失败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仲裁裁决书并不是送达后立即生效,而是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第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仲裁庭裁决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