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即案件的第一手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作为物证的原物、作为书证的原件以及证人目睹犯罪案件事实所作的证言。在民事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书面合同、订货合同中的样品以及亲自耳闻目睹案件事实的证人证言。在行政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亲眼目睹违法活动的证人证言、当事人对自己违法行为的陈述、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现场检查笔录、罚没款收据和扣押物品清单等。由于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较高,对案件的证明作用也较强。
2.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常见的传来证据包括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以及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传来的证言必须有确切来源和根据,而道听途说不属于传来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只有在原始证据无法确定或确有困难时,才能使用传来证据代替。如果案件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
原始证据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人证、物证和书证。
1. 人证是指直接感知案情的人所提供的证言,属于原始证据的一种。例如,目击证人提供的证言。
2. 物证是指现场留下的物质与痕迹,也属于原始证据的一种。例如,现场发现的指纹。
3. 书证是指与案情有关的书面材料的原件,也是原始证据的一种。例如,合同书的原件。
首先,涂改证据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涉及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当事人不必担心涂改后的证据会影响其效力,因为法院有权依法核实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此外,根据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解散公司的公章法律效力问题,阐述了公司在清算期间在收据上盖章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公司解散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注销登记和公告公司终止等步骤,并提到了最新法律资讯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规定
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责任。文章介绍了刑讯逼供的刑事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刑罚。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刑讯逼供涉及的立案标准,包括多种形式的恶劣手段、造成的健康损害、导致死亡或精神失常等情形。最后强调了对刑讯逼供行为进行严
高利贷纠纷的处理方式。公安机关一般不受理此类民事纠纷,当事人应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此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自诉案件由法院直接受理。民间借贷案件需提供的证据包括借据、收据、欠条等。如被告提出抗辩,法院会审查原告是否具有债权人资格。
借款协议的主要内容。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一定金额,承诺在特定日期连本加息一次性还清。协议包括风险提示、保证人责任、借款人信息和借款时间等内容。若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需支付违约金。此外,借条形式需配合转账凭证或现金收据使用,以证明借款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