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证据并不等同于直接证据,原始证据可能包含直接证据,也可能包含间接证据。举例来说,证人甲在法庭上证明自己亲眼目睹了犯罪嫌疑人乙持刀抢劫丙的过程,这个证人甲的证言既是原始证据,也是直接证据。另外,证人甲在法庭上作证说曾看见乙在案发当日满身是血迹的从被害人家里走出来,这个证言既是原始证据,也是间接证据。
传来证据也不等同于间接证据,传来证据可能包含直接证据,也可能包含间接证据。举例来说,如果丙在法庭上作证说甲曾经告诉他说曾看见乙在案发当日满身是血迹的从被害人家里走出来,如果是为了证明乙是否是作案人,则这个证言既是传来证据,也是间接证据。虽然这种情况下证明力较低,但并非绝对不可采信。
无论是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还是在行政诉讼中,有些证据既属于直接证据,也属于原始证据。例如,民事诉讼中的书面合同原本既是直接证据,也是原始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之间具有某种财产关系。
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对于认定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具有重要作用。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或某一方面事实,而原始证据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在办案过程中,应首先取得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
然而,传来证据和间接证据也不能忽视。在行政执法案件中,应重视取得原始证据中的直接证据,以确保行政执法的效率。一般来说,行政执法案件比较简单,主要证据的隐蔽性不强,因此可以直接取得原始证据中的直接证据。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证据的法律性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获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为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和权限的明确性,以及收集、查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的规范性。法律的这一特性
尸体登报后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在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包括侦查人员的勘验和检查,保护犯罪现场并通知公安机关的义务,以及携带证明文件进行勘验和检查的程序。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通知家属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