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证据并不等同于直接证据,原始证据可能包含直接证据,也可能包含间接证据。举例来说,证人甲在法庭上证明自己亲眼目睹了犯罪嫌疑人乙持刀抢劫丙的过程,这个证人甲的证言既是原始证据,也是直接证据。另外,证人甲在法庭上作证说曾看见乙在案发当日满身是血迹的从被害人家里走出来,这个证言既是原始证据,也是间接证据。
传来证据也不等同于间接证据,传来证据可能包含直接证据,也可能包含间接证据。举例来说,如果丙在法庭上作证说甲曾经告诉他说曾看见乙在案发当日满身是血迹的从被害人家里走出来,如果是为了证明乙是否是作案人,则这个证言既是传来证据,也是间接证据。虽然这种情况下证明力较低,但并非绝对不可采信。
无论是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还是在行政诉讼中,有些证据既属于直接证据,也属于原始证据。例如,民事诉讼中的书面合同原本既是直接证据,也是原始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之间具有某种财产关系。
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对于认定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具有重要作用。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或某一方面事实,而原始证据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在办案过程中,应首先取得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
然而,传来证据和间接证据也不能忽视。在行政执法案件中,应重视取得原始证据中的直接证据,以确保行政执法的效率。一般来说,行政执法案件比较简单,主要证据的隐蔽性不强,因此可以直接取得原始证据中的直接证据。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一起案件中的证据有很多,所谓间接证据,就是指本身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需要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时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对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的审查判
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不过,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
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即经过转、述、传抄、复制的第二手以及第二手以下的证据,是传来证据,也叫“派生证据”或“衍生证据”。如证人从他人处得知案件事实的证言、书证的副该、音像资料的复制品等都是。在中国刑事诉讼中通常不排斥传来证据,只是要求注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