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3-12-0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变化和规定
一、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范围和原则
根据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比原准则,新准则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新准则,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如果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应当予以资本化,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而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通常是指1年及1年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新准则将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范围分为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分别处理。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规定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不包括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起始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和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只有在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以及因外币借款而产生的汇兑差额才可以开始资本化。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停止条件是指“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对于安排专门借款发生的一次性支出的辅助费用,只要在资本化期间没有停止,就应予以资本化;而在停止资本化之后发生的辅助费用则应予以费用化。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因借款种类不同而异。对于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不要求与资产支出相挂钩,但必须考虑资本化期间未动用的专门借款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将专门借款在此期间产生的借款费用扣除该收益后予以资本化。而对于资本化期间占用的一般借款,必须与资产的累计支出相挂钩,并考虑其资本化率。即:专门借款的资本化金额=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专门借款产生的收益。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的加权平均数=∑(每笔一般借款本金乘以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占用的天数)除以当期天数。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法律咨询合同不在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内,因此无需为法律咨询合同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当事人在签订法律咨询合同时,无需考虑印花税的支付问题。
-
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法院系统为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的方式结案,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并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债务,以保护当事人权益。浙江法院系统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按评估价格冲减固定资产,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资产差异的来源。文章还通过A公司与B公司的案例,详细说明了会计处理的步骤。折旧的会计处理在并购企业的固定资产处理中非常重要,需参考平时的折旧做账经验,但又不完全
-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首先确认欠税事实的存在,要考虑是否超过法定期限及欠税原因。其次,要看行为人是否有实际的逃避行为,如转移财产和隐匿财产。最后,犯罪目的是导致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即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
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
-
工程纠纷暂停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情形有哪些
-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规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