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也被称为劳动教育和培养。该制度在中国大陆和朝鲜是独有的,不是依据法律条例,也不属于刑法规定的刑罚。根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公安机关可以对嫌疑人进行劳动教养,而无需经过法庭审讯定罪。劳动教养的措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和思想教育,最高期限为四年。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废止劳动教养制度。随后,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正式依法废止了长达50多年的劳教制度。根据这一决定,劳教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仍然有效。而劳教废止后,正在执行劳动教养的人员可以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
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所有劳教所已经摘牌,所有劳教人员也已经被释放。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
该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的法定时限和相关流程。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民事抗诉的法定时限通常为三个月,申诉需在裁判文书生效之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时间一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文章还涉及了案件移交检
醉酒驾驶的认定标准、醉驾后的驾驶证限制、醉驾开庭需要哪些人在场以及醉驾的处罚流程。醉酒驾车判断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驾开庭需要犯罪嫌疑人、公诉人以及律师等在场。醉驾的处罚流程包括抽血检测、通知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发布,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这标志着中国法律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组织罪犯劳动是实现监狱宗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基本手段。 第四条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
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它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